家校社共筑青少年视力“健康墙”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宋 迪) 来自全市200余名师生家长现场交流分享近视防控经验,学习了解近视防控科普知识。在第28个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北京市举办学生宣传教育现场活动,“家校社共育 守护光明未来”。
聘用爱眼公益大使、发出爱眼行动联合倡议、开展近视防控科普公开课……活动现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首席专家魏文斌,以及中国国家短道速滑队队员、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冠军武大靖受聘为首批爱眼公益大使。他们为同学们提出了爱眼护眼小建议。武大靖表示:“常运动有益视力健康,可以改善同学们近距离看书写字的用眼疲劳和用眼过度,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能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做自己视力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医生代表现场宣读爱眼护眼倡议书,校长、家长代表分享了近视防控经验。府学胡同小学朝阳学校校长张丽红介绍,学校把防控学生视力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堂上,实施三个“二十”用眼习惯;在作业安排上,实施课后1小时“双减”政策;在强身健体上,实行校内阳光活动1小时。学校家长代表还从电子设备使用、户外运动、饮食等方面分享了家庭近视防控小妙招。
近年来,北京教育系统在市级层面建立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15部门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卫生局际联席会议机制,建立市、区、校三级近视防控体系,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研究和调度;出台《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2022年版)》,每年开展两次远视力和屈光度监测;举办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各区也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健康档案,开展人工智能眼健康项目;建立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专业人员、学区联络人、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医园医齐抓共管的三级管理网络等。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教委将强化体育课和中小学校园课外体育锻炼,并指导家长带领学生开展家庭户外运动;健全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加强边缘视力和近视发展较快学生的视力管理;发挥卫健疾控部门专业力量,加强医疗机构对学生近视分级管理,开具个性化干预处方;面向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引导家长密切关注孩子视力的变化,推动家校社共育,共筑青少年视力“健康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