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
数字赋能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岳 阳 通讯员 李春梅) AI英语听说系统、双师课堂、智慧作业管理平台……平谷区教委近日开展“数字赋能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教育数字化主题成果展示活动。在观摩课程中,一项项让课堂“大变样”的数字技术,展示了平谷坚持守正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发挥数字科技新优势,促进传统教育新发展,探索教育转型“新密码”的成果。
“同学们,接下来跟着我和张一聪老师一起读这篇《青蛙卖鱼塘》,好不好?”“那咱们开始啦。”教室里两位老师的声音此起彼伏,原来,这是一堂“双师课”。通过实时传输、实时共享的“双师课堂”,平谷六小、熊儿寨小学、黄松峪小学、马坊中心小学4所小学的学生实现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同上一堂语文课。2022年10月,平谷区双师课堂投入使用,并分别在平谷五中、刘家河中学、农业中关村学校、平谷六小、黄松峪小学等建设双师课堂录播室,让骨干教师带头登上“双师”在线直播讲台,弥补乡村学校优秀师资缺乏问题。此外,平谷中学还建设“空中课堂”拍摄基地,供全区教师录制符合广电中心播放标准的优秀教学视频,不断满足学生资源使用多样化需求。
数学课上,教师崔晓颖在屏幕上为同学们列出了学习任务单,这份任务单上清晰地注明了两个为不同程度学生设计的截然不同的学习任务,这便是智慧作业管理平台的功能之一。通过这个平台,教师不仅可以实时掌握学生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并进行个性反馈,帮助其实现作业分层,同时还可以依靠学情累积数据,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重点所在,帮助学生及时调节学习过程。
除此以外,平谷区还引进多项技术,探索数字“助学”模式。如“飞象星球”课后服务资源,解决了学校素质课程资源不足、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拓展了资源供给渠道,增强了学生学习效果;开展英语听说教学系统试点,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完成从简单听讲到能听会说的转变;打造汉字识写课堂,以“首师优字,墨香平谷”项目为核心展示平谷书法之乡风采,提高学生汉字识写水平,为语文课堂教学添彩;向各校推广使用教育部研发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
据了解,经过多年努力,平谷区已实现校园网络接入率100%,各中小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达到100%,数字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数字化应用不断深入。未来,平谷将继续探索学校智慧教育发展新路径,以科技赋能教育,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