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所双一流高校今年招生有何亮点 新增专业  扩大规模  培养各异

发布时间:2023-05-31 期号: 1708期

7所双一流高校今年招生有何亮点

新增专业  扩大规模  培养各异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7所北京高校于近日在北京交通大学举办高考招生政策新闻发布会。会上,7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分别发布了各校招生计划、新增专业、培养方案等基本信息,并就本校2023年招生政策进行了解读。那么,考生如想报考这7所学校,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新增特色优势专业

  北交大招办主任王皓介绍,学校今年新增6个招生专业,均基于学校优势学科而建立,包括经济管理试验班的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专业,理科试验班(数学与统计)的数据科学专业,理科试验班(智能光电与纳米技术)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专业。学校今年还增加4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分别为交通运输类的交通运输+信息与计算科学、土木类(智慧建造与智能工程)的土木工程+金融学、机械类(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的工业工程+统计学以及电气类的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经济学双学士学位项目。

北邮招办副主任陈伟表示,学校今年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该专业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一起以“电子信息类”的名称进行大类招生。同时,学校玛丽女王海南学院于今年新增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被该专业录取学生享受学校引进的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教学资源。

为顺应时代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北科大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以及行业优势,于今年新增智能建造、智能采矿工程两个专业,其中智能建造专业按照土木类招生,智能采矿工程专业按照矿业类招生,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末进行专业分流。“在精英人才培养项目上,学校今年新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精尖班本博贯通班)、理科试验班(纳米科学与工程本博贯通班),采用本博八年制贯通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材料领域战略领军精英人才。学校还新增机器人科创班,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培养,该班级大一结束时在全校工科范围内选拔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 北科大招办主任王丽红说。

北化大今年新增3个本科专业,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化学工程学院,按照工科试验班(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大类进行招生;资源化学专业是全国首个化学类特色新专业,属于化学学院,按照工科试验班(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学)大类进行招生;应用物理学专业属于数理学院,按照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大类进行招生。北化大招办主任徐帅介绍,学校还在双学士学位招生中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时将获得材料、大数据双学士学位。

北林大招办副主任刘芳介绍,学校今年新增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聚焦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前沿问题和重大需求。

贸大今年新增了数字经济专业。学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史春辉表示,贸大依托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和数字经济实验室开展该专业,引领学科发展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双学士学位方面,学校今年成功获批5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分别为供应链管理-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与朝鲜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双学士学位项目。

 

 

部分高校招生规模扩大

北邮2023年招生计划总数为3830人,较往年略有增加,面向全国31个省份招生。校长徐坤介绍,学校未来学院本硕博贯通培养实验班“元班”招生计划将从去年的100人增至200人,玛丽女王海南学院招生计划由去年的90人增加至150人。

北林大2023年招生计划总数为3443人,将在部分省份增加招生计划投放。在京计划招生224人,包括普通类计划207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计划10人、艺术类计划7人。

北中医2023年本科计划招生1900人,在全国各省份统招计划与去年持平或增加。学校招生分为五大门类,分别为医学类、管理学类、工学类、法学类、文学类。

北交大2023年本科招生总规模为4200人,总体与去年持平,其中北京校区3600人、威海校区600人。

北科大2023年预计在全国招收3450人,招生计划整体保持稳定。在学校精英人才项目中,理科试验班计划在全国招生90人;工科试验班计划招生150人;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精尖班本博贯通班)与理科试验班(纳米科学与工程本博贯通班)分别招生30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班)计划招收1个班。

北化大2023年招生计划整体保持稳定,将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业计划,双学士学位专业招生计划大幅增加。学校今年按大类招生的专业(类)有9个,按专业单独招生的专业为11个,共涵盖45个专业。徐帅介绍,学校宏德书院三个招生专业为工科试验班(宏德书院)、化学(基础拔尖)、法学(卓越实验班),分别招生90人、60人、30人。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大数据双学士学位)、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大数据双学士学位)、生物工程(生工、大数据双学士学位)、化学(化学、生工双学士学位)等4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均招生60人。此外,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计划在全国招生260人。

贸大今年招生计划保持稳定,隔年招生的葡萄牙语和希腊语专业在今年投放专业计划。

 

 

培养方案各具特色

北交大詹天佑学院,按理科试验班类(詹天佑本博直升试点班)通过高考直接招生。“詹天佑‘3+5’本博直升试点班实施书院制、导师制和学分制,在符合基本成绩要求的情况下,学生直接获得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资格,该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主修专业可从学校18个优势专业中根据意向任选,可在第四学期与博士生导师从2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进行双向互选。” 王皓表示。

北邮于2022年设立未来学院,开设本硕博贯通培养实验班“元班”,按计算机类(元班)、电子信息类(元班)两个大类招生。实验班采用弹性化“长学制”,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

北科大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贯穿大一到大四全过程,包括帮助学生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树立人生目标、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每一个学生有导师指导、有榜样学习、有朋辈辅导、有团队依靠。同时,学校在所有专业推行“本硕贯通”培养理念,王丽红表示,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可申请提前一年获得硕士学位,相比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保研比例更高,修业年限更少,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提前一年进入工作阶段。

北化大拥有书院制培养模式。学校宏德书院采用“三年书院管理模式”,实施“三制三化”(书院制、双院制、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教育模式。学生在大一期间实施大类培养,由书院完全管理,在第一学年末进行专业大类分流,大二和大三将按照“双院制(书院+专业学院)”安排相关管理工作,学生拥有学院、书院双重身份,大四将转由专业学院负责培养,更好地对接就业、深造和发展。

北中医招办副主任夏晶介绍,学校创建了以“岐黄国医”为代表的长学制教育体系,探索“中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中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中西医临床医学(华佗班)学制为九年,是5+4的本博连读专业;中药学(时珍国药班)为4+4的本博连读专业,实施本博贯通七至九年弹性学制培养。

 

 

录取政策有“优惠”

为吸引考生报考,多所学校在录取、转专业等方面为考生提供多种“优惠政策”。

一些学校实行提档不退档,并对符合条件考生“零调剂”。如北交大针对高考改革3+3地区,报考选考科目为物理的普通类专业组(不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其他特殊类型招生,下同),如考生符合录取要求,提档不退档,满足考生填报的前三个专业(要求不重复)志愿之一,不调剂;报考选考科目要求为“不限”的普通类专业组,如考生符合录取要求,提档不退档,满足考生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北邮针对已提档的除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等特殊类型招生以外的北京统考考生,若将专业组内专业(类)全部填报或者报满六个专业(类)且不重复,学校满足考生专业志愿不调剂。

   在入学后,北交大、北邮、北科大、北林大等多所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零门槛转专业”的“福利”。除外语类保送生、艺术类、体育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等,其他本科专业学生可以在大一大二拥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且转出专业、人数、成绩不受限。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