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全国95%学校
将配心理教师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胡梦蝶)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到2025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将达到9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60%。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性难题。我国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从成人、职业群体扩展延伸至大中小学生群体,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等有待加强。
教育部要求各校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的作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支持学校全覆盖、高质量开展体育课后服务,保障学生每天在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熟练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品质。
中小学校要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职校按规定开足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模块学时。高职校按规定将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或限定选修课。普通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有条件的高校可开设更多样、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选修课。学校还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健康素质。
此外,各校还应配齐心理健康教师。高校按师生比例不低于1:4000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鼓励配备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