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上 大中小学共上一堂课

发布时间:2023-03-29 期号: 1693期

北京中轴线上 大中小学共上一堂课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宋 迪)  屋外是百年古树,屋内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3月18日,在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国子监,大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领略北京中轴线上的历史绵延,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创新举措,“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将首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坚定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大课堂。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北京市八一学校等10家单位组成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将开展思政课一体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结合大中小学学生认知特点和不同的教学目标,人民大学教师宋友文、八一学校教师李梦枭和海淀民族小学教师周雪莲,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把小课堂融入到北京社会大课堂中,以必修教材出发但又不局限于课本。”李梦枭介绍,“我们的课堂从中国共产党进入北京城起,徐徐展开,带领学生探寻新时代的中轴线,形成对革命历史文化的深刻认同,并最终落到历史文化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是我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上。”

活动现场,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还围绕壮美中轴、文化中轴、辉煌中轴,讲授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的第一课。下一阶段,古建筑参访、口述史访谈、通识性讲座、学术性赛事、文艺性展演、国际性论坛等8个系列活动,将引领青少年学生读懂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伟大民族精神。

“缓缓打开卷轴,我仿佛身临中轴线的历史文化脉络,从悠远的古代走向文明的现当代。”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万晨感言,当天老师们的授课让她更深入地了解中轴线上的古迹,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北京文化发展的魅力。

 “中轴线是首都历史的一条重要脉络,对研究北京历史、华北平原历史乃至中华民族的历史都有着重大意义。”课后,人民大学历史系学生于畅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的感悟。在过往的实践课程中,他游学参访故宫、景山等古迹,参与口述史、访谈等学术活动,通过老师的讲解,学习从历史细节看历史大规律,坚定了成为一名中华历史文化传承者与见证者的自信。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寇红江表示,思政课堂搬到北京的中轴线上,是一次积极的探索。下一步,全市将在 “四个文化”标志性场所打造一批“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课堂,切实将首都富集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强大效能。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