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
师生建筑文化研究
专题成果“开展”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邓 菡 通讯员 任 敏) “遇建·中轴——北京建筑大学师生建筑文化研究专题成果展”近日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开幕。近百幅珍贵照片,通过展板、实物、VR场景体验等方式,展示了北建大师生在中轴线保护领域相关的科研学术成果。
此次活动是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与北京建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的首次合作。北建大副校长陈红兵表示,展览阐释的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与科技奥秘,汇聚了北建大师生在中轴线规划布局、传统科技智慧、哲理思维等方面的探究,是一代又一代北建大人赓续奋斗,在北京中轴线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希望展览能够提高公众对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关注,为北京中轴线历史遗产保护搭建交流互动平台,为北京中轴线申遗贡献一份智慧与力量。
展览从去年3月启动,以研究和科普视角,展示了北京建筑大学马全宝历史建筑保护团队、王崇臣水文化遗产团队和王锐英桥文化研究团队多年来有关北京中轴线的研究成果,分前言、概述、水系、建筑、桥梁、中轴延续六个板块。“现场还有北京北建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太和殿登基大典’VR场景体验,让观者在品阅中互动。”北建大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秦红岭介绍,展览采用展板、实物和VR虚拟展示等形式,在满足不同群体观看的同时,还增加了空间感和体验感。
据悉,北京建筑大学师生团队围绕中轴线历史建筑开展了大量工作。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臧尔忠教授带领建筑系师生对先农坛开展了早期法式测绘研究工作。之后,汤羽扬和马全宝教授团队进行了更为深入、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工作。朱光教授、王晏民教授开展的故宫三大殿三维激光扫描和数字化,荣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中轴线数字化科技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开幕式当天,马全宝代表历史建筑保护团队介绍了中轴线上的建筑布局、规制及其营造的技艺。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馆长、北建大84级校友徐咏梅表示,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将加强与北建大的合作,在弘扬传播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好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方面发挥好社会文化机构的平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