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高招回眸 最严最暖 守护每个高考梦

发布时间:2023-01-12 期号: 1681期

2022年高考是北京市“双减”政策落地和使用高中新版教材后的首次高考,5.4万余名考生报名参加高考。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北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暖服务,守护每个高考追梦人。经过各区、各部门和全市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圆满实现“如期高考、应考尽考、平安高考”的目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设立封管控考点  为健康高考保驾护航

镜头回放1:

2022年6月6日早5时许,丰台区玉泉营附近的停车场里,近300辆出租车完成集结、整装待发。这是转运高考考生的高考护送保障车队,他们将区内来自封、管控区的考生一对一接至隔离酒店考点。丰台区有2700多名高考考生,其中有239名为封控管控区考生。这些考生在高考前1天被闭环转运至封控管控考点,在考点住宿、吃饭,完成高考。

镜头回放2:

“同学们请保持两米距离,有序进行核酸检测。”2022年6月7日下午,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考点,刚结束高考首日考试的考生们,以考场为单位,全员有序进行核酸检测。考点在考场周边设置了17组核酸检测点,考生完成考试后,由工作人员带领到检测点,按照20分钟检测50人的速度进行核酸检测。

2022年是疫情防控背景下的高考第三年,与前两年不同的是,2022年高考的前两个考试日,考生们需在考点进行核酸检测,确保考生满足考试防疫相关要求。受疫情影响,部分考生在封控管控考点进行高考。

为有力应对高考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有关部门在“五一”前即启动了考生情况“一对一”摸排机制,每日排查分析,连续排查40天,排查人次总计达到200余万,在此基础上大幅增加各类考点、考场、疫情防控物资等考试资源,备用考务人员数量增加超过100%。

相关部门严格疫情防控,落实落细防疫措施,为“健康高考”保驾护航。相关部门将高考考点延伸布局到部分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和医疗救治场所,创新性设立22个封管控考点。设置55个备用考点、23个备用封管控考点。为555名涉疫考生启用救治场所考点1个、集中医学观察场所考点6个、封管控考点13个。考试期间,妥善处置涉疫突发情况,尤其是6月9日涉酒吧疫情暴发后,按照“稳住局面、科学判断、快速处置、不留后患”的原则,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迅速组织涉疫考生考点考场调整、人员转运、试卷调配等工作,共安排375名涉疫考生参加考试,紧急启用集中医学观察考点1个、封管控考点 7个、备用考点4 个、备用考场10个,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了每名考生平稳顺利参加考试。

多部门协同配合  为平安高考全力以赴

镜头回放1:

2022年6月7日5时26分,交管部门接到高考首日第一起送考家长报警求助:张先生报警称自己的送考车辆在小区内被堵,指挥中心立即部署海淀交通支队出警,联系对方车主迅速挪车,20分钟后车辆移走,确保了考生顺利应考。

8时18分,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接市民求助:在驾车送女儿赶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途中,行至京藏高速辅路安翔桥北公交车站时,车辆发生故障无法启动,希望寻求交警帮助。清河大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派备勤铁骑前往。8时27分,铁骑交警曹胜武到位,让孩子坐上了摩托车。8时35分,民警护送考生杨某某到达考场,直至成功进入考场考试。

镜头回放2:

2022年6月7日早7时不到,位于和平门路口西北侧北京急救中心楼外,高考保障备勤车组成员李晓峰医师和他的搭档早早就整理好了车内的常规急救设备,并又特意检查了一遍结合夏季气候特点,配备的缓解中暑、腹泻等症状的防暑降温药品及外伤包等专项医疗用品,以确保接到与高考相关人员出现相关症状,需要救助时,能够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援措施。

位于急救中心七层调度中心的高考保障专席也在当日如期“返岗”。在为期4天的考期内,凡是与高考有关的急救呼叫都会由分流席工作人员直接转交高考专席,高考专席工作人员将及时优先调度涉考急救呼叫。

这一幕幕是相关部门、单位通力合作,确保考生平安高考的真实写照。为保障学子们平安应考,从考试前夕到考试全程,包括公安、交管、城管、卫健、公交、电力等国家教育考试局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内的相关保障人员,在交通出行、秩序维护、卫生防疫、防暑降温、紧急援助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为考生顺利完成高考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市教委、考试院会同卫健疾控等部门制定了高考工作方案,以及防疫组考、极端情况应急、考试安全、各区各部门职责分工等专项方案,细化提出了近170项工作措施,重点针对考前和考试期间受疫情影响可能出现的7种极端情况,提前制定了详细工作流程和应对措施。

在往年工作基础上,组建了市区两级高考工作专班,考前7天至考试结束进行联合办公,各成员单位24小时值守,及时协调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各部门深入开展“2022高考护航行动”,加大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和服务保障工作力度,统筹联动维护考试秩序,为平安高考保驾护航。

招考录取严字当头  为阳光高考恪尽职守

镜头回放1:

2022年高考首日清晨5时40分,来自海淀区27个考点的试卷押运车陆续驶入海淀区教育招生和考试中心(以下简称“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和民警将装有试卷的拉杆箱搬运到车上,然后押运考卷到考点。每一辆运卷车上都提前安装了智能试卷监督系统,从考试中心到各考点的领取、保管、押运全过程均在考试中心屏幕实时显示;同时,每一辆运卷车上都有两名佩戴执法记录仪的民警随车押运,全程监管,确保试卷安全、整洁到达考场。

镜头回放2:

“祝贺你高考取得全市前20名的优异成绩!”2022年高考,北京继续采取暂不公布排名前20名考生成绩的做法,相关考生在查询成绩时系统会这样提示。这项创新措施也得到考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为保障北京考生权益,本市进一步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个人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上线率”等信息,完善防止状元炒作工作机制。

阳光招考,公平公正,贯穿了命题、招生、考试、录取的全过程。

自2022年5月中旬高考试卷命题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市公安局内保局、反恐怖和特警总队等相关单位联合行动,以防窃听、防窃取、防电子设备干扰为重点,对命题现场工作区、休息区、教师人身及行李物品开展了全面安全检查,并围绕命题、印制、运输、保管等环节,全程跟进开展安保工作,确保试卷安全万无一失。这是北京高考持续实施阳光招考的一个缩影,也是让公平公正照进每名考生心田的庄严承诺和真实写照。

录取期间,北京教育考试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北京市有关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要求,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建立完善高招录取工作机制,坚决维护考试招生工作良好社会声誉。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岗前培训,使参加录取工作的同志熟悉掌握招生政策规定和流程,确保各项工作准确规范。

录取全程坚持严字当头,严格程序,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纪律教育,严守招生工作“八项基本要求”“十严禁”和“30个不得”等招生工作禁令,确保了招生录取工作安全、公正、有序进行。

营造温馨考试环境  为人文高考筑牢根基

镜头回放:

2022年6月6日,海淀区涉疫考生由街镇安排转运,有序入住西苑饭店考点。考点工作组为每位考生放置了一个装有考试用具和防疫物资的“福袋”和一盏新台灯,助其平安、安心复习和考试。为了尽可能给考生提供好的住宿环境,酒店将考生住宿和考试的房间均设置在采光好、噪音小的房间。

为保障封管控区的考生如期平安应考,相关单位携手卫健部门为这部分考生提供温馨服务,努力为考生提供“吃住行考”一体化的考试保障。

在餐饮上,有关部门指导封管控考点调集力量,做好餐饮服务,努力让每名考生吃好。在住宿上,充分考虑房间的开窗通风、驱蚊、空调、电源、wifi配置等情况,使考生能够在当天考试结束后与老师、家长进行视频联系,以利于考生放松心情, 保持良好休息。在考场布置上,充分考虑考场光线、通风、环境消杀等情况,尽可能使用学校课桌椅。各考点还安排了充足的考务人员,配备生活服务、学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方面老师,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帮助考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和合理需求。按照相关规定积极为各类特殊考生平等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

为封管控区的考生带去温馨服务只是人文高考的一隅。2022年高考期间,网信、公安等多个部门集中开展“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清理互联网涉考公众账号”“打击手机作弊”“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替考作弊”以及“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等多个专项行动,积极营造良好考试环境。相关单位不断拓展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应用,为应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开发了考生信息采集系统,精准摸排考生所在位置及涉疫情况,为考试顺利进行打牢基础,还在综合管理平台增加了考生考场转移功能模块,确保试卷流转无误,保障了每名涉疫考生的正常考试。

此外,北京教育考试院还加强志愿填报辅导,认真做好2022年高校招生计划汇总和招生专业目录编制工作,编写《志愿填报一本通》,优化往年录取数据统计资料,发布考生本人总成绩排位以及考生所选科目相关的本人成绩排位等信息,为考生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志愿填报参考信息和咨询指导。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分级分类培训、网上咨询等活动,充分发挥中学和高三年级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主体作用,为考生、家长进行“一对一”指导,增强志愿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