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能力提升“五说”行动交流会召开
本市职校完善学校制度651个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宋 迪) 55所学校,997个专业,8205位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层干部、校领导参与的2022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能力提升“五说”行动,于上周五召开总结交流会。记者从市教委获悉,自年初启动以来,北京市职业院校共完善学校制度651个。
“五说”是指校长说“办学定位”、教学副校长说“管理落实”、师资副校长说“师资团队”、教务处长说“教学运行”、专业带头人说“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能力提升行动。当天,15位代表展示了优秀案例及北京职教发展特色和首善标准。年度优秀校长代表交流了学校如何契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办学功能,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布局,更好地对接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高精尖产业结构和高品质民生需求。会上,教学副校长、分管师资团队的副校长、教务处长及专业带头人代表也做了相关主题的发言。
截至今年,市教委推进“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已有四个年头,逐渐转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高中与中专学校办学主管部门不同、体制机制不同、教学管理不统一的问题;并以优秀高职学校的先进教学管理经验带动底子薄的学校;形成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运行、实践教学,教师、教材、教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质量保障的教学管理体系。市教委副主任孙其军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关键是要实现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专业布局,适应首都经济发展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开展“入学即入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试点;构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把“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作为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教学管理的立足点。
教育部职成司院校处处长任占营表示,“五说”行动充分体现北京市职业教育服务首都“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的发展理念。职业院校要把握好服务面向决定办学定位、办学定位决定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专业定位决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定位决定教学保障、教学准备决定教学实施过程、人才培养质量决定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北京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