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议 “一带一路”法治人才培养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前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法治论坛以线上会议方式举办。
本次法治论坛以“‘一带一路’法治建设与国际经贸规则变革”为主题。
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刘超部长以“聚天下英雄,成用武之地”为题,探讨了“一带一路”法治建设中的人才发现、培养和发展问题。刘超指出,中国目前并不缺少涉外法治人才,只是缺少施展才华的平台。他通过总结投资仲裁与调解中的实务经验,提出人才不应局限于国内人才,还包括爱华友华的人才,应充分用好目前的平台,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卫东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蒋新苗教授、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室主任刘敬东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勇教授主持了专题报告。参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法治建设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建构与演进、“一带一路”与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问题和“一带一路”与国际经贸规则新发展等四个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论坛聚焦“一带一路”法治问题,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商务部、中国贸促会、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等部门的实务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在论坛上做了专题发言。
作为国内“一带一路”法治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法治研究中心联合国内高校和智库研究力量,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惠园“一带一路”法治论坛。与会专家学者积极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更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言献策,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