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农场趣事多

发布时间:2022-11-03 期号: 1663期

  精心照料的几株葡萄,一夜之间变成满地葡萄皮;实验材料有自己的想法,校园里“策马奔腾”成功出逃;一次吃40种甘薯,还得给每种都打分……这是新农科专业的花样课堂,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养猪、喂鸡、抓羊,你的课堂我的课堂,好像不一样。

  

  实验葡萄一夜变成葡萄皮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才却很稀缺,我经常有一种祖国需要我的使命感。每每和别人说我是学农学的,就会有人拍着我的肩膀说:“以后粮食安全就靠你了!”作为畜牧专业的学生,向大家提及自己的专业时我都特别骄傲地说一句——俺是养猪的!

  我听学长学姐讲过一个故事,动物科学楼后面的实验田曾经有其他学院的博士生师兄种过几株葡萄,用作自己的项目研究对象。学长每天都特别认真地照顾,在一次完成了某个小项目后庆祝了一下,贪杯之后仍然不忘自己那几株小葡萄,打算去试验棚里再看看。同一个实验项目的同门纷纷赞叹师兄认真严谨又心细周到。谁知第二天他再次检查试验棚时,葡萄却变成了满地葡萄皮,师兄惨叫连连。后调查方知:师兄当夜到棚中后已有些醉意,迷糊中拿葡萄下了酒。

  鸡舍里面当“首领”

  暑季学期动物科学专业有一个企业班,是学院导师直接与企业对接,让学生真正来到企业内的各个生产部门进行观摩学习。大一的暑期我报名了某知名禽类养殖公司的企业班课程。

  上课第一天,我“吱呀”一声推开鸡舍的门,八千多只鸡因为我推门的响动一同看向我,一万多只豆豆眼直直望着我。我从鸡舍过道前走过,每一只鸡都向我行了注目礼,我颔首示意,那一刻我仿佛是一个君王!威风只是一时,接下来要面对的将是捡起无穷无尽的鸡蛋,要在每一只鸡面前弯下九十度的腰,拾起一颗颗带着余温的蛋,身为两足直立行走的动物的尊严,仿佛被这一只只鸡爪子踩在了脚下。

  (讲述人:中国农业大学2020级动科204班  赵彬彬)

  “失踪”的奶牛

  乳房炎是高产奶牛高发的一种疾病,患乳房炎的奶牛产奶量会降低,直接导致了奶牛场的经济损失。而隐性乳房炎奶牛是体细胞数很高但是没有患病的奶牛,对隐乳奶牛的研究可以为预防乳房炎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有着重要意义。

  我的上课任务之一,就是找到这些隐乳奶牛。我需要收集隐性乳房炎奶牛的牛奶,并进一步研究其成份变化。牧场里的奶牛通常一月进行一次乳房炎检测,只有通过检测才能发现患隐性乳房炎的牛。隐性乳房炎很容易变成临床乳房炎,临床乳房炎的奶牛通常会在单独的隔离圈舍治疗和挤奶。有一次,我前一天采样时还有21头牛在正常挤奶,第二天却有两头莫名其妙失踪了,我和伙伴一查转群记录才发现,这两头牛因为临床乳房炎被转移到隔离圈舍了。

  奶牛也像人一样会生病,会因为牧场不重视动物福利导致其亚健康状态。我们作为农科学子只有更多地关注这些问题,防患于未然,从而实际解决影响牧场生产生活中的难题。

  (讲述人:中国农业大学2019级动科191班  许静漪)

  一次吃40种甘薯  吃完别走,打个分!

  大二那年我参加了学院学生会和特用作物研究中心第一党支部联合举办的甘薯品鉴活动。活动伊始,甘薯实验室的何绍贞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有关甘薯的知识,包括中国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甘薯领域的科研进展等。

  讲解后就是品尝环节了,40个品种的甘薯经过蒸制、切块等加工,被依次摆放到我们面前。何老师对品鉴顺序、打分表填写等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说明后,我们逐个进行品尝,并从粘度、面度、甜度、香味、纤维量等方面进行打分。一口咬下去仿佛一下子把我带到了甘薯种植的田间地头,从没见过的40种甘薯品鉴、打分使我获得了沉浸式的甘薯文化体验,我对为让我们能吃到便宜好吃的甘薯科研人员感到深深的敬佩,一种对我国甘薯产业进步、对其世界性意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做一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的农科学子,厚植知农爱农情怀,贡献青春力量。

  (讲述人: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203班  谢婷婷)

  我的实验材料出逃啦!

  这是我同一课题组成员的亲身经历。她在河北农业大学畜牧学院读书时,在某次实验过程中实验材料——一头山羊趁师生不注意奔出其所在领地,从畜牧所逃出,驰骋在河北农业大学广阔的“领地”上,在水泥路上奔出了草原上“策马奔腾”的感觉,路人看了忍俊不禁。畜牧所的学生找回实验材料心切,不顾形象,火力全开,不停追赶,成为了河北农业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验材料竟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愿做一头任人摆布的小羊羔,想掌握自由的主动权,于是出逃成功。在学生与山羊一次又一次的竞速过程中,学生锲而不舍,奋力追逐,成功把具有先天性竞速优势的四条腿生物——山羊驱逐回其领地。

  农学学习趣事多,丰富实践与生活。在这场人与山羊精彩的追逐跑过程中,丰富了农科学子实验之外的“业余”生活。

  (讲述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裴怡铭)

  学习材料哪里找?一瓢水都不放过

  我从小有一个当兽医的梦想,上大学前,我从未想过学习农科会这么有意思。

  我们做实验用的草履虫,可能就来源于学校池塘的一瓢水;动物形态观察课后我们可以借用校园里流浪的猫猫狗狗。一切演示用的材料都能在校园里找到。所以,我们也格外小心,尽力保护好学校的一草一木,因为路旁的一棵树,可能就是学长学姐的作业。学农就应如此,从生活中来,以农为本,不忘初心。

  (讲述人:北京农学院2022级动物科学专业伴侣动物方向  胡晨歌)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