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心理教师 郭丽娜
案例:参加完学校专属订制的高三升楼仪式后,小懿充满动力,并在梦想卡片上庄重地写上了心仪的大学。小懿知道自己的水平离这所学校还有较大差距,放学后也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余出更多时间学习,她减少运动,利用放松的时间背诵单词和课文,甚至还占用睡眠时间来刷题。每天沉浸在学习中的她,只为圆梦。但最近一周,小懿的激情逐渐褪去,感觉做题效果越发不好,开始怀疑当初制定的目标能否实现。
分析:“犹豫一万次,不如实践一次”。高三考生在备考阶段容易出现只制定或设想目标,却没有将行动方案付诸实践,或虽行动但不能持久的现象,导致兴致之初的想法经不起现实的考验,难以真正持续落实。心理学家安吉拉.达克沃思对坚毅的定义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想要完成目标的决心,并且愿意对这个目标保持忠诚。其中坚毅这一品质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激情和毅力,是指以一种持久的、忠诚的、稳定的方式去实践某一个目标,并坚定地走下去。像小懿一样只有初期的激情,却没有毅力的学生不在少数。研究发现,有坚毅品质的人更能脱颖而出。
实践目标,除了有起始的激情,更需要在行动中坚持,并不断调整,才能向理想的备考状态越靠越近。从开始的制定目标、过程中付诸行动,到最后实践梦想,每一步的落实都需要有激情、愿意开始,也要有毅力,有切合实际的措施及标准方便执行,更要在坚持的过程中反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确保执行具有可操作性。
一、制定目标,合理、明确且分层,更易有成就
制定高三备考目标时,要结合自身精力和习惯,分清学习与生活的主次,既不让自己的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抓住宝贵的复习时间,制定切合实际、能长久运行的目标。有的目标制定的过于理想和主观,将学习、吃饭和睡觉安排得满满当当,导致计划执行几天就失效;有的目标制定得太过笼统,没有详细的执行方案,也不易坚持。不妨尝试将学习、体育锻炼、休闲娱乐有机融入,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考虑家庭、最佳学习时段、生活习惯等因素,让目标更加合理。
同时,制定的目标要明确而具体、可操作、可衡量。此外设定的目标要与自己的水平相当,在符合自己能力范围之内通过适度努力可以达到。设定的目标可以分层为低、中、高三级。这样制定有方向、有梯度、有层次的目标,更易在实施过程中通过逐级突破,体会到成就感。
二、付诸行动,自律、抗干扰、有时限更能形成规范
作为高三学生,自律是远离陋习、战胜自我的保障,是在该做事时,无论是否愿意,都要坚持下去的一种能力。部分学生上课散漫、沉迷电子产品等,这些现象都是缺少自律的表现。
除设定好目标外,形成自律还需要在付诸行动时具备抗干扰能力。其中,电子产品的使用是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如能逐渐形成在没有人监督时适度地使用,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以设定的目标为方向不断努力,自律便逐渐形成。
设置实现目标的时限也至关重要。给目标达成约定时限,不仅引导自己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让自己在“紧迫感”中抑制散漫,集中精力向着目标冲刺,更能在规定时间给自己效果反馈,并及时调整。
三、注重过程,平稳心态、具备成长型思维更有效
备考过程中,会有大小不断的考试。行动上关注考试过程,关注知识掌握情况比考分更重要。因为过程本身的关注能够让自己以更加平稳的心态思考复习效果及学习效率,也能更细致地感受每一次的努力,并经常性地用积极肯定的方式激励自己成长。
成长型思维是指相信智力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到改变,更愿意接受挑战,认为成长比成绩重要,失败中也能有收获。对高三生而言,如何面对成绩的起伏,从错误中理性分析、思考,最终在经验中总结提升,达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型思维能够引领自己不断提升。
四、实践梦想,坚持、反馈再尝试更能形成毅力
高三犹如爬山,面临身心以及知识、能力提升等多重考验,坚持到最后才能欣赏到山顶的风景。为了遴选出不同层次的学生,试题的难度设置是分梯度的,因此学生在复习中难免遇到挑战。在途经“高原期”(即复习到一定程度,成绩有时候不升反降的现象)时坚持下去,并坚信能在自己的努力下度过这一阶段,便能到达新的成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