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一中学携手圆明园共建美育实践基地

发布时间:2022-10-19 期号: 1659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9月29日至10月30日,北京一零一中学与圆明园“园校合作”师生书画展走进圆明园展出,美育教学研究课在园中开讲,“跨学科美育”实践基地在圆明园建立。

  “喜庆二十大,红心献给党”——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书画精品展“走进圆明园”,在天心水面展厅展出,师生们用翰墨丹青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纸为媒,歌颂新时代盛世华章;抒怀于笔墨,喜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传统的艺术课堂边界,在“园校合作教育”中被重新定义。“跨学科美育”实践基地将美育课堂从教室延伸到圆明园的园林场景,让不同学科在传统文化中碰撞融合,带给每个学生深入心灵的启发。

  在圆明园里,老师毛亦婷执教了“圆明园艺术之美”专题研究课。她从一零一中校本课程“圆明园流失的珍宝”单元教学导入,以“海晏堂十二兽首”现状展开,带领学生们从书法、绘画、工艺美术的角度,深度赏析了《十二兽首》,以及《铜胎掐丝珐琅麒麟》《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等圆明园艺术珍宝。讲到唐代张萱绘制的《捣练图》时,毛老师以此“宝”为例,详细讲解了中国工笔画的绘画流程。她带领学生们一起现场描绘,让大家能更直观地感受唐代仕女画的精髓。从鉴赏到实践,走近圆明园艺术珍品,让学生们深切领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

  陈佳欣、高雅文老师共同执教“圆明园石刻写生”专题研究课。两位老师带领学生们近距离观察雕刻精美的西洋石构件、纹饰华丽的雕花石墩和石桌等石质文物,再以素描、水彩画、陶瓷釉上彩等多画种形式进行写生,用画笔描绘历史,“零距离”辨识古代能工巧匠的超群技艺,并感受石刻艺术的独特魅力。学生古法立粉帖金绘画展《地球上孤单的动植物——保护濒危物种》,展出的作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结合,传承了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零一中有关老师介绍,学校“园校合作”美育课程体系正逐步构建完成,将分为五个类别开展:“走进圆明园”跨学科美育系列现场课、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专题课、中国传统经典诵读与讲解系列课程、“三山五园”研学教育中的美育课程、一零一中金帆管弦乐团民乐团走进圆明园艺术实践课程。未来还会有进一步拓展,包括文化沙龙、专题活动等,实现一零一中与圆明园“园校合作”的深度共建。

  “跨学科美育”实践基地的建立,在“双减”背景下,实现一零一中与圆明园的资源共享,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让更多学生通过跨学科美育课程了解圆明园、了解历史,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发挥美育育人的重要作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