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首届卓越工程师培养高峰论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进行探讨。18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联合发布《卓越工程师培养北京宣言》。
《宣言》倡议,要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培养造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大批卓越工程师;要始终秉承创新追求,在再造培养要素、转变培养模式、变革培养体系、重构导师队伍、完善评价标准、发展智慧教育等方面下功夫;要始终致力协同联动,充分调动校企积极性,联合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工程实践深度融合;要始终推行教学相长,坚持学生主体地位,遵循工程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要始终着眼开放合作,健全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师能力标准,推动与职业资格认证有机衔接,建立与国际接轨、相得益彰的卓越工程师认证体系;要始终贯穿人文关怀,着力培养以人为本、德才兼备,具有反思性、批判性、创造性和建设性的卓越工程师。
《宣言》明确,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着力解决关键领域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工程教育与工程能力培养脱节等突出问题,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
此次高峰论坛由一场主论坛、六场分论坛组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论坛聚焦如何发挥制度优势,推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实现人才、项目、技术、平台、信息资源等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开放共享,推动卓越工程师教育与国际标准接轨同频等重要内容。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高等学校、行业企业、国家实验室和协会组织等的100余家单位代表参加论坛。
主论坛环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主持。他表示,千百年来,工程科技一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动机”,进入新世纪以来,各高校加快推动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合作,在国际化工程师人才培养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提高工程师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已成为各高校推动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普遍共识和重要手段。北航将与各单位共同聚焦靶心、抓住重心,持续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全力推进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为加快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据了解,2010年教育部发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目前,全国已有近200所高校加入该计划,其中包含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多所在京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