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宋 迪) 10月10日,一场特殊的“学校摆摊,企业赶集”的校企对接交流会在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如火如荼地开展。这是北京高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季发布的“1+5”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活动中的“1”,即为校企双方搭建双向奔赴的精准对接平台;此外,还有“5”大活动促进就业服务不断升级。
当天,北京高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季启动会暨校企对接交流会举行,北京高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正式拉开大幕。针对毕业生招聘,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等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100余家用人单位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70余所高校代表深度交流,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对接机制,不断提高供需匹配度,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今天下午参加此次活动,我已经和近10家企业建立了联系。企业的需求都是对口专业,主要面向学校机电专业和自动化专业。这些都是学校的金牌专业。”首钢工学院就业处老师石朝晖介绍,往年,学校会在这个时候组织双选会,参会企业很多,甚至需要筛选;但今年由于多种因素,截至目前,计划于11月2日开展的校园双选会才接到十几家企业对接,因此就业压力较大,十分着急。此次活动的组织及时解决了学校的困扰。通过和企业对接沟通,学校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来参加校园双选会。
此外,许多高校负责就业的老师表示,学校在与企业对接的同时,还会于双选会前期收集学生简历,并由就业指导中心老师针对简历进行修改,助其找到一份好工作。在此期间,部分学校还会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如就业分析、相关政策解读等。
参加活动的有事业单位也有知名企业。中建一局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何志斌说:“这个平台为企业和学校互联互动搭建桥梁。后续,我们会和学校深入对接,了解其具体应届毕业生情况,并且还会对建筑、土木等相关优势特色专业院校进行研究,和相关老师建立联系,进行校企合作、进校宣讲等活动。”他还表示,在学历方面,公司对本硕博会有相应的需求,其中研发岗位对硕士和博士的需求一般比本科多,基层岗位对本科的需求较多。
今年,面向毕业生的“5”大促就业活动包括:举办“线上+线下”双选会、宣讲会、就业指导活动等1000余场;分批次组织60余所高校与50家以上重点企业开展访企拓岗对接活动;组织毕业生赴首批职场体验基地参加职场开放日、职业体验营等活动40余场,并启动第二批职场体验基地评选活动;持续做好外省市进京招才引智系列活动;通过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一网多号”新媒体宣传矩阵,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温度”。
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匡校震表示,此次活动既是毕业生就业服务季的启动活动,更是让校企充分对接的一次交流活动。去年的类似活动得到了学校和企业的强烈好评,特别是在就业岗位和渠道拓展方面,拓宽了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涉猎面,为其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更好的应聘来源,让企业了解学校,让学校找到更适合的企业。2023届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数量又有增长,就业压力较大。围绕“就业服务季”活动主题,市教委将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妇联、市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共同举办五大活动,确保就业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据悉,北京高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期间,市教委将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朋友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构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共同体,促进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6版 高考·家教)
会学习会休息 杜绝“节后综合征”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教学副校长 袁丽秋
十一小长假的放松、调整告一段落,各学科也已经进行了阶段性测试。假期之后的不适应、毕业年级的复习压力、知识学习的综合性难度,这些困难在小长假过后随着同学们走进校园显现出来。无精打采、效率低下、甚至昼夜颠倒,这些“节后综合征”如何杜绝?如何才能尽快适应假期过后的校园生活?怎样才可以迅速恢复学习状态呢?
家校合作唤醒主观能动性——
独立思考 自我驱动
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课题,是自己的任务,这是快速恢复学习状态的重中之重。教师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用有价值的问题引领,适时地鼓励激励,作为“引路人”“陪伴者”带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遨游,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成就感,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家长通过与孩子的面对面沟通、实际案例交流、外出实践活动等同老师一起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能够让自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让自己能够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学生认知在不断发展中清晰:青春的抱负就是完成未来交给今天的使命,努力耕耘,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优秀的自己,从系统的知识学习,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到培养新的看问题的思路、角度和方法,再到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不仅仅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如是。
学生自身加强能量管理——
规律作息 高效做事
稳定心态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是做好自身能量管理的前提,也是尽快适应校园生活迅速恢复学习状态的必经之路。对自己科学定位,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提前做好设计,清楚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相信付出一定有收获。每一位同学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都真实感受到了自己巨大的学习潜力和提升空间,我们已经走进了知识的殿堂,从读不懂到读懂,从读懂不能解决问题到读懂解决问题不规范……需要一步一个台阶地攀登,从读懂问题到能解答再到答题规范,随着学习的深入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不赶不抢、踏实落实,高三学生重要的是关注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和自我增值,始终保持积极乐观。
提高效率,规律作息。小长假会让很多学生的作息时间与上学时不同,调整作息时间是学生恢复学习状态的第一件具体任务,一定要强迫自己早睡。一些高三生可能会说,事情很多还没有做完呢,如何早睡?这里就涉及到效率问题,需要惜时如金,规划清晰,提前规划做好每件事的时间,提高做事效率,节后第一件事就是要调整作息时间,即便有一些任务没有完成也要先把握好重点——规律作息。这样才能精神百倍地参与后续课堂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学习状态也就恢复了。
共同努力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勤学好问 持之以恒
学生具备了优秀的学习品质,别说一星期小长假后,就是近两个月的暑假后恢复学习状态也不是问题。优秀的品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后天培养逐渐形成。家校共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意识地长期培养学生独立理解、快速记忆、举一反三、勤学好问、专心治学、持之以恒等优秀品质。学习中、生活中遇见现象多问问题,多思考,求甚解,同时老师和家长多给学生提供深入理解、表达展示的机会;引领学生做事、做学问从小事做起,长期坚持,如每日限时完成作业、阶段改错、广泛阅读等。
特别是高三年级学生,阶段考试后需要做好自我总结和反思。跟着老师复习备考,扎实规划好每一天。复习的基本任务在课上完成,理解基础知识并掌握,利用作业练习进行检验并熟练应用的同时巩固提高。各学科的学习一定要有计划性,做到复习后的知识扎实,练习作业做到做后满分,阶段测试做到考后满分,自己的复习从基础到作业到检测闭环落实。薄弱科目需要额外下功夫的,先分析薄弱部分,做出长期计划,每日完成一部分,坚持,日积月累,定能实现飞跃。
静下心来,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行。学生、老师、家长一起探索做,经常做,坚持做,有效率,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好的休息是一剂缓冲剂,让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但不懂得如何休息,甚至在休息时间无节制地挥霍自己身心将会是学习乃至生活道路上的绊脚石。休息也是一种智慧,会休息才能更会学习,劳逸结合,才能有更规律的生活。高三,相信同学们定能不断攀登知识的高峰,完善自我,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