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你三个高考“锦囊”

发布时间:2022-10-18 期号: 1657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黄嘉浩

 

  回首高三这一年,我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考试题目以及考试技巧的钻研中,不曾分心。尽管生活会因此变得不如以往那么丰富多彩,但我知道自己正在朝着设定的目标稳步前行,因此也更加笃定。现在想来,支撑并助力我到达理想彼岸的有三个“锦囊”:明确努力方向,不与他人攀比成绩,探索适合的学习方法。

  锦囊一:明确努力方向

  在高三的几次模拟考试中,尽管我的发挥不能称为稳如泰山,但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10%,这也使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很清晰的认识。通过分数这种量化标准,我可以对自己未来想要并且可能考取的大学做了初步设想与选择,同时对比自己现有分数与心仪大学往年录取分数线或省排名之间的差距,以此为目标激励自己前进。我的语文、英语、生物在高三刚入学的时候属于偏弱学科,其中语文在作文方面一直不见起色,因此我将想要提高的分数按权重分配到薄弱学科。例如:我在语文作文方面还有6分的提升空间,那么这6分可以通过提高自己引用事例的准确性、语言叙述的条理性以及思想内涵的深刻性来获得;英语学科我要求自己,在完型填空中如果有上下文呼应的选项坚决不出错;生物实验题的结论部分用专业术语作答——保证实验大题扣分不超过2分等。将大的目标细化,我便不觉得实现它有多么困难,反而因为能自主掌握学习与进步带来的成就感而乐在其中。

  锦囊二:不与他人攀比成绩

  由于我好胜心比较强,所以免不了在成绩上与他人比较。当我看到别人比自己写作业更快、轻轻松松完成课业也能考出优异的成绩时,我的心便开始躁动,无法专注下去。久而久之,我的学习节奏因与他人攀比而被打乱,急躁、求胜心切的心理负反馈作用影响了我的生活,导致我在优势学科上也遭遇了滑铁卢。

  当我发现自己这一不良心态时,我开始反思,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到底是为了在某次大考上名次超过自己的同桌来满足自己永远填不满的虚荣心,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收获哪怕一丝内心的充盈?我很清楚地知道,前者是短视、无意义的;后者才是自己一直追求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开始以平静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每一次考试成绩——勇敢承认自己的不足,并谦虚地向老师、同学求教;对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自信地将好的方法分享给身边的同学。“我能行”“我可以”这些词语常常在我遇到难题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激励我鼓足勇气,不断向前。

  锦囊三:探索适合的学习方法

  高三的学习节奏非常紧张,因此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并应用于实践,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无意义的时间浪费。

  从整体的学习安排角度来说,我将自己的高三设定为“日清”模式。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会在当天完成,绝不拖沓。即使对于我擅长的学科作业也不会不写或者糊弄。我认为,在考场上能够发挥正常水平的根本是保持手感,而非灵感。日常作业给了我保持做题手感的机会,并用最小的时间成本代替考试来临前的过量刷题——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时间节约方式。另外,遇到不会的知识点我会做出标记,并固定在每天中午吃完饭以及下午放学后找到老师答疑,不会将问题拖到第二天——因为我很可能第二天就会忘记,为自己的学习埋下隐患。

  细分到不同学科,我认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真正有用的方法。我会在每天早晨6:30-6:45以及吃早饭的15分钟内背英语单词,在午休前将这些词汇再快速复习一遍,并标注出较难的词汇,一周之后再次复习,这样记忆的时间会很长久;此外,在《人民日报》上读到的好的社评我会随手记在手机备忘录里,同时积累一些重要的国家大事以备语文议论文素材之用;物理学习上我准备了一个错题本,将做错的题目——尤其是大题,按照正确答案结合自己的思维逻辑重新梳理一遍,并且注重提炼题目背后的物理思维,如类比、等效等。

  好的学习方法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自己总结的。在此,我也衷心提醒读者莫要迷恋一些所谓的“学霸们都在用的学习方法”。好的方法重在思维模式的培养。如果仅仅停留在学习方法的形式上的追求,最终的结果会不尽如人意。

  高三的一年转瞬即逝。老师与伙伴们给予我很大的关怀与鼓励,这是我在困顿时刻最好的情绪安抚剂。在我沮丧的时候,身边的朋友会耐心倾听,并与我分享很多快乐,激励我不断前行。他们的出现,让我相信这一切应当是最好的安排。我无比珍惜与感谢与他们在一起的日子,直到步入大学,我依旧常常想起这份珍贵的情谊。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享受这场青春的奋斗,静待烂漫花开吧。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