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寄语

发布时间:2022-09-14 期号: 1651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

勇担青春使命 逐梦空天报国

  今年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70周年。北航诞生于抗美援朝的烽火硝烟之际,成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火热浪潮之中,奋进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复兴之时。

  爱国奉献,是北航人忠贞不渝的使命追求。建校初期,以沈元、屠守锷、林士谔、陆士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学家,心怀报国志从海外学成归来,组建北航,创业兴学。敢为人先,是北航人与生俱来的基因标识。从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机“北京五号”横空出世,到3D打印、电磁兼容、高温涂层材料等一大批核心技术直接应用于国家重点型号。团结拼搏,是北航人深入血脉的奋斗底色。从建校初期全校师生大干一百天送“北京一号”上天,到创新团队200余名师生全年集智攻关,创造连续可控飞行时间的世界纪录。担当实干,是北航人始终如一的价值传承。长征三号甲系列和重型运载火箭总指挥岑拯学长,三十多年如一日,为祖国航天事业踏实工作,带领团队研制的长征三号甲系列,被誉为中国的“金牌火箭”,有力保障了探月工程、北斗组网等重大任务。

  同学们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你们的成长期和奋斗期与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程高度重合,勇担青春使命,逐梦空天报国,舍我其谁。在即将接过空天报国的“接力棒”之际,我有三点期望与大家共勉。

  坚定理想信念

  把爱党报国作为毕生志向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作为毕生追求。我国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1950年在大连读高中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祖国领土接连遭到美军机轰炸扫射的欺侮,使他受到极大触动,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高考后填报志愿,他全都选择了航空专业,最终如愿进入北航。他一生中主持了多型东方红系列卫星的研制和“神舟”号飞船总体方案设计,为我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练就过硬本领

  勇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信息化时代加速了知识的产生和更迭,打牢学识根基、练就过硬本领对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素质尤为重要。

  同学们要在博学强识中夯实基础。“航空工业英模”、歼-15总指挥罗阳,求学期间刻苦用功、品学兼优,理论力学和数学考试均是满分,他的本科毕设图纸已基本达到工程实际应用的水准,到现在仍被其导师王浚院士大加赞许。要在矢志创新中提升能力。集成电路学院朱道乾同学,博士期间不断追求科技创新,经过缜密研究,他提出了一种新型方案,为支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提供了重要技术路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不问年龄、英雄不问出处。要在实践实干中增长本领。祖国大地幅员辽阔,处处留心皆有学问,书本知识只有与实践行动相结合,才能增益其所不能,迸发出巨大能量。

  锻造刚健勇毅

  涵养奉献向上的时代品格

  同学们正处于人生中重要的“拔节孕穗期”,多经历一些摔打挫折和困难考验,才能成为人生的强者。无论什么时候,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不能丢,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品质不能垮。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希望你们不务虚功、不负韶华,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计金标:

踔厉奋进新时代 笃行不怠向未来

  作为唯一一所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亲自选址、亲自提议创办,有着深厚红色基因的外语院校,58年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带着周总理的嘱托,励精图治,不断前行。学校涌现出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商务部原部长高虎城等一批杰出人士。在这里,希望同学们: 

  厚植家国情怀

  志存高远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和同学们年纪相仿的周恩来总理,为探寻祖国复兴之路,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并为之终生奋斗。

  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昂首阔步前进。纵使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但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志向要矢志不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你们生逢伟大时代,同样也肩负着光荣使命。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梧桐树下的你们应当增强忧患意识、克服本领恐慌,“融中外、兼知行”,牢记实干兴邦,以青春之我谱写青春之华章,努力成长为“中国语者”和“世界行者”。大学是培养堪当强国重任的青年栋梁的地方,希望你们能从百年奋斗中厚植传承家国情怀,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做到自律自省

  立德修身

  迈入二外的校门,作为一名成年人,你们今后会面临很多思想和行动上的抉择,如果缺乏定力和远见,就容易失控、迷失。面对具有诱惑性的“快餐”文化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你会在哪个上面投入更多时间?面对能够轻易产生多巴胺的短视频和经年累月方能小有所成的学术研究,你会开启哪种模式?当你打开游戏或者网剧,你还会不会每日“三省吾身”?大学给了你们人生的选择题,自律自省是解题的关键词。

  确实,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太多的变数。因为疫情,这种变数可能会更加复杂。但是我们也在疫情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里面有志愿互助,有大爱无疆;有舍生取义,也有普通人的配合与坚持。所以,大家要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学习和生活心态,不断修炼内功,在纷繁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善良。

  能够持之以恒

  潜心向学

  学习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我作为校长,一定不会让大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闲着”。为了让你们的身心都动起来,学校从2018年起设立了一个校级荣誉——梧桐奖章,每年我都会跟新生立下“律己、博览、强身”三个约定。即使在疫情居家期间,仍有许多同学坚持线上打卡、读书锻炼、增识健体。几年来,已有608名同学获得了这个奖章。等明年你们都按要求履约了,我会亲自给你们颁发梧桐奖章。

  除了坚持学,还要学进去。我经常看到,很多同学在浏览到好的知识内容时,只是简单地“收藏”一下,这既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也是源于自身的“本领恐慌”和“知识恐慌”。收藏了并不等于学会了,要想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还需要我们潜下心来学习、吸收。

  同学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在二外这片广阔的天地里,你们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

学会学习  拔节生长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也在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在时代变化中坚守初心,在社会变革中勇担使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在你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拔节孕穗期的大学时代,作为你们的师长,我想以如何更好地“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为主题和大家交流几点想法。

  学会学习

  要心怀国家志存高远

  古人云:“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就是说一个人学习的志向如果不远大,就算读再多书也不会有大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只有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光谱才会更加广阔,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希望你们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将人生志向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必将大有可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期望。

  学会学习

  要下苦功夫打牢基础

  学习必须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牢、打深。在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刻苦钻研、持之以恒,苦功夫才是真捷径。希望你们珍惜大好学习时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探索真理、追求真知,肯下苦功夫、笨功夫,把基础打牢、打扎实,跑好大学起步第一棒。

  学会学习

  要敢闯敢试勇立潮头

  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纸上谈兵,要在深入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到知行合一。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希望同学们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不懈追求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在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登上一个又一个学术高峰,续写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实干篇章。

  同学们,人生如赛场,敢拼搏靠的是能战斗的信念、本领,还有体魄。希望大家在刻苦学习之余,还要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国家和社会需要你们成才,家长和学校渴望你们成才。学校将用知识和智慧照亮你们的前程,老师将用辛勤和汗水为你们插上成功的翅膀。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