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2020级建筑实验班学生 吕婧文
我高中来自八一中学,读高三那年时恰逢新冠疫情来袭,于是有了后半学年居家备考的经历,现以过来人的身份和新高三生做如下分享。
居家备考要自律
居家备考,认真听网课与在校期间认真听讲是同样的道理。同样一天课,可能考生会感到在网上更累一些,有时还会有些烦躁。这样的话,可以适当减轻课后的学习强度,保持头脑清醒,提高效率。老师在网课时看不到学生状态,因此考生是选择放纵自己还是更灵活地做学习规划,完全由自己去选择,这时自律就比较重要。
周末的时间建议考生用来突破瓶颈而不是保持手感,因为平时各科已经有持续不断且大量的练习了,周末可以尝试解决压轴题,给自己增加难度。当然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还是要重点抓基础,如果基础很稳,就算难题不会做,也能考出理想分数了,高考最怕简单题失误,完成更高难度的题目则是锦上添花。
安排合理的话,在高三完全可以提升一个台阶。但考生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患得患失。
总结是个好习惯
我认为总结是最重要的。笔记和错题整理都是比较常见的形式,记什么、整理什么很关键。零碎的知识点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完全不同,照着黑板抄一遍和根据自己的理解背默一遍完全不同,只有框架和细节满满也完全不同,但只要效果达到了就是好的总结方式。总之,提炼总结这个过程很重要,不论是在脑中还是在笔头上,我高中时习惯在脑中整理知识点,强化记忆,遇到自己经常出错或记不清的地方也会很认真、很详细地写在纸上。
对于有自己一套不一定常规、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同学,希望你们一定要坚持住,不要随波逐流。学习方法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在这方面只要听从自己的内心,达到效果就是好的。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相信自己的老师就好了。他们对高考很有经验,跟着他们的节奏,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项任务,绝不会有大问题。
下面教大家一个简单判断自身情况的方法:看高三前的一些小考成绩,如章节测验之类的,因为这些考试往往是在刚学完某知识点不久时进行的。如果考得不错,就说明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状态是好的,快速掌握了知识;如果不是很理想,那就需要继续不断练习,按部就班跟紧老师的步伐。找准定位后,考生千万不要左右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