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新设生物育种科学专业
——访学校招生办主任白菲

发布时间:2022-04-08 期号: 1623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邓 菡

 

  备受关注的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近期陆续发布。作为首批试点高校之一的中国农业大学将进行第三届强基计划招生。今年学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是否有调整?选拔更看重考生哪方面特质?录取原则是怎样的?新生入校后将接受怎样的培养?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学校招生办主任白菲。

  

  记者:农大去年强基计划招生情况如何?

  白菲:去年,学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为生物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育种)、动物科学(动物育种),招生计划80人,面向包括北京在内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额录取,招生情况良好,生源质量优质。

  

  记者:今年农大哪些专业实施强基计划?在招生计划方面会做怎样的安排?

  白菲:今年,学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相对去年有所变化。今年为生物科学、生物育种科学两个招生专业。

  生物育种科学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由我校申请设立的新专业,是作物学、畜牧学、生物学等交叉融合学科。种业是国家农业的基石,是国家战略性储备。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关注重点逐步向生物育种转变。突破种源“卡脖子”瓶颈,打赢种业翻身仗,人才是关键。在这样的国家战略与发展背景下,学校率先创办生物育种科学专业。该专业以国家农业和现代种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通过“个性化、强基础、重创新”全方位育人,着力夯实动物植物种植资源创新、数字化育种、基因组编辑等现代育种理论基础与前沿技术,培养现代种业及相关领域富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卓越人才。有植物育种和生物育种两个方向。

  

  记者:对于强基计划的招生、录取,学校将面对哪些考生展开?考生要具备什么条件?

  白菲:强基计划的目标是服务国家战略,招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因此,学校设置的强基计划专业,希望招收符合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优秀高中毕业生。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二等奖及以上。

  考生可填报1至2个专业志愿,并填报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强基计划实施省份与去年一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总体招生人数与去年保持稳定。

  

  记者:欲报考农大强基计划的考生要做哪些准备?要关注哪些重要时间节点?有哪些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白菲:报考学校强基计划,以下时间节点要关注。4月10日至30日,考生可登录“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完成网上报名。按规定,报名农大强基计划,不得兼报其他高校。6月10日至20日,报名考生登录网报平台,确认是否参加学校强基计划校考,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入围学校考核测试资格。对于确认参加学校考核又无故放弃的考生,将通报生源省份考试招生机构并如实计入诚信档案。6月27日前,在确认参加校考的考生范围内公布入围学校考核名单。7月1日至2日,将进行含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在内的学校考核。7月5日前,公布录取名单并公示录取标准。

  

  记者:强基计划如何确定入围考生名单?学校考核包括哪些环节?选拔过程中学校会更看中考生哪些方面特质?

  白菲:学校强基计划对第一类考生的要求是,须达到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依据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从高到低排序,按学校分省招生计划数的6倍确定各省入围学校考核考生名单(末位同分考生全投)。

  对于第二类考生,要求其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达到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即可入围学校考核。

  学校考核共有三个环节,分别为笔试、面试、体质测试。笔试主要考查考生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能力;面试主要考查考生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兴趣志向、科学潜质等方面,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面试参考材料;体质测试的项目包括身高/体重(BMI)、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跑。

  

  记者:强基计划将如何录取?对被录取考生,学校在后续培养模式上有何安排?

  白菲:对于第一类考生,按综合成绩(高考成绩占85%,校考成绩占15%)由高到低排序确定录取名单;同等情况下根据体质测试结果优先录取。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所有拟录取考生的最低分数线,不区分专业)予以录取。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学校强基计划的培养理念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通专平衡、追求卓越。对于强基计划学生,学校单独制定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采用“3+5”培养模式,实施“一体两制三化”协同育人,即以强基计划为载体,实施学分制、导师制,实行动态进出机制,探索小班化、混合化、国际化育人。

  强基计划学生从第四学年起开始研究生阶段学习,选修研究生课程,同时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既可在本学科深造,也可探索学科交叉培养。学校聘请生命科学领域内院士、“973”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等杰出人才为主的高端导师队伍,创造条件使学生尽早进入导师的实验室和科研教学团队,参加各类科研活动。

  学校为强基计划学生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其在就读阶段开展自主科研创新项目、学科竞赛及社会实践等活动。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入选强基计划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将优先被推荐参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

  

  记者:眼下距离高考仅剩两个月,作为农大招办老师,您对计划选报学校强基计划的考生如何有效利用时间,更高效且有针对性完成后续备考有何建议?

  白菲: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高考成绩占最终强基计划综合成绩的85%,所以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录取中尤显重要。对于有志于报考农大强基计划的考生,目前还是应全力备战高考,力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在高考后可对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知识理论进行重点复习,并以强健的体魄迎接体质测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