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生 朱弋天
我是北京一零一中2019届人文实验班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让高三生找到奋斗的热血、激情,以及对青春沉淀的思考,对亲情、友情的感恩。
回望高三,我的每天都很平常,但每天都在进步。我的父母是普通工薪阶层。他们坚强、浪漫,且有很强的家庭观念,向往踏实快乐的生活。我就是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高三的成人礼是一场在圆明园举行的盛会。那天下午,高三生穿上礼服来到圆明园的一角,父母也都来参加。跨过“成人门”,放飞写着心愿的气球,而后回到学校照相、跳舞、表演节目,一直到很晚。我那天回家后做作业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困得东倒西歪早起赶去学校的样子,让爸妈意识到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太远了。爸爸迅速做了个决定:“我们搬家!”
父母都是执行力很强的人,当天下午就去看了一间北大家属小区的房子,骑车到学校5分钟,是一间一层的五六十平米的小屋,还有个小空地。3天后,我便和住了18年的老房子暂时挥手告别,住进已经收拾妥当的新家。妈妈已经摆好书桌,小床也被铺得整齐又温馨。我坚信:只要三个人在一起,就是家。那天晚上,我听到爸妈睡熟的呼吸声,感到很踏实,也做了一个好梦。
从此,我的高三日常都藏在了这个叫做“承泽园”的小院里,藏在这个匆忙决定搬来的小屋中。我在书桌前贴上了“认真、坚持,做好一件事,时间看得见”的座右铭,床头贴上了我爸一时兴起写的“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的书法作品,窗台上放了我养了几年的仙人球。
早上,我揣着“妈妈牌”手抓饼,迎着阳光骑车上学。晚上回家路过北大西门,看到有很多游客“打卡”拍照,我也会推着车摘下帽子,向北大行礼。回家停车时,可以看到厨房白色的灯光和妈妈忙碌的身影。打开门,会得到爸爸结实的拥抱和热情的微笑。偶尔不忙时,我们全家会一起去附近购物、散步,还发掘了离家很近的火锅店。
高考前几天,英语老师用英语和同学们说了一段长长的告白;生物老师在PPT上展示了各种生物、微生物为同学们助威,还送了大家一副对联:“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物理老师带来了他高一第一堂课给大家展示物理小魔术用的道具,当场揭开了谜底,并告诉大家,高考的时候别怕难题,它们就像这个小道具一样看似复杂,实则简单;最后是班主任的叮嘱:“保持平常心,做到‘不同日月,寻常过’。”我是个十分感性的人,哭红了眼睛和朋友们告别,默默回家。
高考前夜,我凌晨三四时还没睡着,脑子一团乱麻,甚至产生了生理上的不适。我不敢去叫醒熟睡的爸妈,害怕他们担心。最终闭着眼硬撑了一整晚。
考理综前的晚上,那种濒临崩溃的感觉又开始冲击着我的大脑。妈妈关上灯,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了我的床边。“妈妈,我担心我今天晚上也睡不着。”“没事,别怕,别出声,我看着你,一会就睡着了。”
妈妈听到我的呼吸均匀后才悄悄把椅子放回桌前,轻轻掩上门离开。我安安静静地躺着,不知过了多久,终是进入了梦乡。
就在那天,我深切感受到,不论结果如何,一定有父母在背后永远关心我、支持我。高考的惊心动魄已经淡忘,但考前那些小小的插曲,成为我关于高考最深刻的记忆。
当英语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我和好朋友走出考场大门,在门口合影留念,互相道别,各自回家。当车上只剩爸妈的时候,我大哭了一场,爸妈也眼含热泪。后来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吃了饭,看了电影,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轻松了,一起小鹿般跳跃着跑过天桥,不在意路人的目光。
高考成绩公布时,我们坐在一起,输入账号和密码,深吸一口气,坦然面对最后的成绩。最终,我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录取。
生活在一零一中学的高中三年,我还遇到了有水平、有经验且关心学生的老师们,遇到了值得珍视的知心朋友,还有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和爱。我心怀感恩。
学弟学妹们,如果你也正在经历考前这段难熬却又珍贵的时光,愿你们能勇敢付出努力,坦然面对困难,让高三记忆成为一生的财富与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