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榜样  鼓舞士气

发布时间:2022-03-30 期号: 1621期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教师 张 瑶

 

  案例:马上就要“一模”了,高三生尽全力拼搏着。小钟的妈妈却为儿子担忧,总觉得小钟学习动力不足。孩子高一高二一直保持着紧张的学习节奏,也比较自律,但到了高三反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寒假玩手机的时间变长了。父母提醒他,他还很不耐烦地说有自己的学习节奏,不用管他。开学后,小钟各科考试成绩都下降了,老师也反映小钟不在状态。妈妈听着老师的反馈,看着身边朋友的孩子都在稳步提高,心里着急,很想跟孩子沟通,帮他度过这个迷茫期。因为孩子在高三很敏感,妈妈谨记老师的嘱咐,不提“别人家的孩子”,但能和孩子说什么呢?怎么才能听孩子说说心里话,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呢?

  分析:不少高三生会有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表现出懈怠、不想学的状态。原因因人而异:有的考生是因为目标不够清晰,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有的是因为一次考试失利,从此一蹶不振;有的是因为紧张焦虑的情绪无法调节;还有的是因为长期睡眠不足,疲惫的身心状态得不到缓解。父母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和老师沟通、与孩子闲谈等方法了解孩子的客观情况,有的放矢地给予鼓励和帮助。

  高三生的父母除了要做好日常的后勤保障,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很多父母在高三这半年已经成长了很多,不仅了解了孩子的敏感状态和各种需求,还能尽量保持平常心,保持正常的家庭生活,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但是,孩子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会很紧张,想和孩子聊聊,却不知会不会起反作用,想鼓励孩子,又不知从何说起。小钟妈妈给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在和孩子沟通前,要想一想沟通的主要目标和内容,甚至要叮嘱自己哪些话尽量不说或一定不能说。

  对策:了解了孩子因为什么学习动力不足,找到了合适的沟通时机,父母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和孩子谈点什么。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鼓舞孩子的好素材,例如,北京冬奥会。

  意义,源于坚持

  很多孩子会有迷茫的时候,尤其是身心俱疲、深陷低谷的时候,想问问父母为什么要努力?父母通常很难回答,即使说了孩子也会觉得是“大道理”。那么不妨和孩子一起利用短暂的休闲时光看看冬奥纪录片,我们熟知的冬奥运动员谷爱凌、苏翊鸣等孩子的同龄人或许能给出答案。每个运动员都经历过伤痛,都经历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可能都说过“再也不想听到滑雪两个字”……但是他们都在坚持中找到了意义,满怀爱国赤子之心,成就了更好的自己。距离高考还有不到100天的时间,父母要鼓励孩子用坚韧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意义。

  拼搏,源于热爱

  高三备考阶段考试不断,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会感到受挫。父母的安慰和鼓励有时并不奏效,不妨和孩子一起回看一下羽生结弦的视频,那是一个冬奥赛场上有关热爱和拼搏的故事:很多青少年都喜欢羽生结弦,他有着漫画般的脸庞,在冰上起舞的他曾数次打破自己创造的纪录,包揽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大赛的金牌。北京冬奥会上,他可以选择稳妥的动作卫冕冠军,但他却挑战了花样滑冰中难度最大的一个跳跃动作——阿克塞尔四周跳(4A)。最终,他没能实现冬奥三连冠,也没能完美完成4A,但他在本次冬奥中的表现已经超越了比赛本身,向我们展示了滑冰艺术的最高水平和不断挑战自我的奥运精神。永不放弃的拼搏,源于他对花滑的热爱,源于在不断突破自我过程中的收获。我们要用拼搏战胜自己,不负自己的追求与热爱。

  力量,源于责任

  很多孩子喜欢看冬奥会比赛,也能被奥运精神瞬间点燃,但这种激励好像只是暂时的,孩子们会觉得奥运冠军离生活很远。父母不妨和孩子们聊聊冬奥会上的“各行各业”,那些平凡铸就非凡的故事: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备战中,高校科研团队研发的风洞实验室,就是利用科技手段,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降低运动中空气阻力对成绩的影响,协助运动队开展模拟训练,助力冬季运动的跨越式发展;在北京冬奥会的筹备中,很多雪上运动在国内甚至是空白项目,场馆的设计、建设与运行都是“零起点”。建筑设计师克服重重困难,让钢筋铁骨也能彰显蕴含中国元素的柔美意境;人人都爱的冬奥会“顶流”——冰墩墩,是文创设计师将熊猫造型和冰雪相连,前后历时10个月,修改方案1000多次才诞生的,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冰墩墩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在北京冬奥会的台前幕后,都闪现着中国高校的身影,都离不开每一位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莘莘学子为震撼世界的冬奥会添砖加瓦,展现出中国青年最好的一面……青年强,则中国强。父母要激励孩子从眼前的高考备考开始,担负起这份责任,展现自己的力量!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