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3月1日,北方工业大学举行数字产业学院揭牌仪式。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立峰指出,成立数字产业学院是学校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瞄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样板”、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定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深层次变革的重大举措。北方工大将以数字产业学院为抓手,强化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为北京和区域经济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为北京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增强新活力、培育新功能。
北方工业大学副校长栗苹介绍了数字产业学院的建设背景、建设方案及建设目标。她指出,数字产业学院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项目制为载体、跨学科合作为特征,着力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5G技术及产业、能源工业互联网与智能控制、智能装备与高新材料、智能建造与智慧应急、智慧城市与科技服务等6个产业方向探索“通识+专业+产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多主体、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校企一体化综合教育平台。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亦庄新城)总部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尉家鑫表示,北方工大的办学理念与中建集团亦庄总部的发展规划相互契合,数字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双方加强合作,打造校企一体化综合教育平台的良好开端,有助于发挥高校与企业的双重优势,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促进高校、企业、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更高质量地服务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
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高级副总裁唐振明表示,北方工大数字产业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校企双方的合作进入新的高层次发展阶段,可以将企业的优势技术资源转化成教学资源与课程案例,推动产业需求更好地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软国际将与北方工大联合建设特色鲜明、多主体共赢的产业学院,全方位打造行业产学研用合作新标杆,培养产业亟需的优质数字化人才。
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处长刘霄表示,希望数字产业学院的建设能主动对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综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媒体等信息技术专业,构建校企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北京地区高校提供更好的借鉴和引领带动作用。市教委将为北方工大数字产业学院各方面的建设提供支持与帮助。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范海林表示,数字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北方工大新工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他对数字产业学院的成立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数字产业学院成立是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人才,要强调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强调改革,强调适应产业需要。二是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综合体。数字产业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现代技术应用、评价机制改革、教师培训等各个方面应当有所创新。三是成为办学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数字产业学院的建设要注重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协调互助,形成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