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邓 菡) 中国农业大学近日成立教育部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这是全国农学领域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前沿科学中心和基因编辑部级重点实验室。
成立大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姜沛民宣读了教育部批文。希望中国农业大学把中心作为探索现代大学制度的试验区,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中的枢纽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科教深度融合;要以建设成为我国在相关基础前沿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中心和人才摇篮、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学术高地为目标,按照目标任务实、研究团队实、物理空间实、投入保障实的要求加快建设,率先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在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中发挥前沿引领作用。
受聘为首任中心管委会主任、首席科学家的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对两个平台的正式成立表示祝贺,并对今后工作重点及相关举措提出要求。他表示,种业科技创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初级农产品保障,更事关国家安全。面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时代战略全局部署,打好种业“翻身仗”是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重大科技创新,更是学校积极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履行社会主义大学办学使命、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具体行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中国农业大学种业创新具备雄厚历史积累,拥有新时代显著优势,要坚定创新自信促进科技发展。在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的信任支持下,两个平台正式成立,更加激励着农大师生面对种业振兴目标,要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的责任与信心。中心要全力以赴推进前沿科学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种业科技创新的崇高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要牢牢抓住和用好服务国家战略所带来的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要凝心聚力、整合力量、推动发展,打好种业科技创新攻坚战;要尽快拿出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认真落实、积极配合、服从安排;要瞄准重大任务,特别是重大技术突破、重大种质资源突破、重大品种突破。中心要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中国农业大学的优秀文化传统。老一辈科学家为种业振兴作出了历史性成就,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代代新农大人不断走向未来的最大自信。大家要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要永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要凝聚团结奋斗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再创中国农业大学种业科技创新的新成果、新时代。中心要在干事创业中保持艰苦奋斗的朝气与本色。新中国取得的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干出来的,正是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据悉,中心聚焦重要经济性状遗传基础、环境适应性的分子基础和农业生物分子设计育种3个基础前沿研究,以玉米、小麦、生猪、蛋鸡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破解分子设计育种基础前沿问题,攻克种源“卡脖子”技术瓶颈,实现高产优质和环境友好型新品种的精准培育,为打赢种业翻身仗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前沿科学中心是我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的核心内容,是教育部推动高等学校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创新引领的重要举措。国家计划在全国高校布局30至40个前沿科学中心,目前已有25个前沿科学中心获批建设,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心是目前农学领域唯一的前沿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