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用21种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2-01-26 期号: 1608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北京外国语大学1月18日举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出征仪式暨多语言呼叫中心赛事服务启动仪式。

  本届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北外将派出900多名专业志愿者参与赛事服务。同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负责的北京多语言呼叫中心将坚守后方,为冬奥会提供21种语言的翻译服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年仅10岁的我没有机会现场参与,只能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奥运健儿奋勇拼搏,为他们鼓掌欢呼。多年后,当我收到冬奥志愿者录用通知的那一刻,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我终于圆梦了!” 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研究生张亮说。 北外针对冬奥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通用培训,包括冬奥大讲堂、讲述中国故事能力培训、体态礼仪培训、急救知识与疫情防控培训、心理与情绪管理培训等丰富的课程。

  俄语学院2018级本科生胡丹蒙此次将在冬奥组委总部担任语言服务志愿者,“我是如此幸福,志愿服务贯穿并点亮了我的大学生活。”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这3项国家大事中都有胡丹蒙志愿服务的身影。胡丹蒙的家乡吉林省孕育了许多著名短道速滑运动员,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她对冰雪运动有着别样的情感、对冬奥会有着更热切的期盼。为成为冬奥会志愿者,她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除了日常的外语学业与志愿服务外,胡丹蒙还担任过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转播部志愿者,积累了体育赛事的服务经验。

  启动仪式上,学校党委书记王定华勉励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岗位上彰显青年风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握紧百年接力棒,谱写冰雪新华章。

  北京冬奥组委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万学军对参与冬奥会服务的北外师生表示感谢,并强调志愿者师生作为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中国青年的杰出代表,能亲自参与本次志愿服务,亲历这件国家大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校党委副书记苏大鹏向入选赛会志愿者的师生表示祝贺,并对北外全体师生志愿者提出三点希望和嘱托:一是传承志愿精神、彰显责任担当。要在冬奥赛场上体现北外人的专业素养,用敬业、专业和职业的语言,让冬奥的交流更顺畅、更精准、更高效。二是严守工作纪律,体现家国情怀。要遵守工作规范,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请示,面对疫情风险要经受住考验,维护国家形象,展现大国风采。三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全球视野。志愿者是中国故事的创作者和讲述人,要通过一言一行展现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体现盛世中华的大国担当。

  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代表学校向志愿者代表发放物资。学校将为冬奥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的生活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