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教师 刘志宏
案例一: 小胡的妈妈每天都把高考挂在嘴边,经常在吃饭的时候跟小胡说“你怎么还不抓紧学习?距离高考也没多少时间了,我看你也不着急。”“从小我们就什么都不用你干,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高考你要考不好,对得起我和你爸爸的付出吗?”小胡每次听到这些话,内心就很压抑,也不好回嘴,吃的饭也不香了。只想赶紧逃回屋里,躲避妈妈的唠叨。
案例二: 小昂的妈妈自小昂备考以来,就对小昂“无微不至”地照顾。小昂刚进屋进入学习状态,妈妈就推门问:“儿子吃个水果吧?”小昂说:“不想吃,想吃的时候我自己出去吃。”过了半个小时,妈妈又进来问:“你需要吃什么不?”小昂不高兴了,对妈妈说:“您能不能不要总进来打扰我学习。”小昂生气地把房门关上了,心里还在为刚才妈妈干扰自己学习而烦躁。妈妈也很生气,“我这么关心你,你怎么这么对待我?”亲子冲突一触即发。
分析: 从小胡妈妈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父母的焦虑,感受到妈妈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孩子身上,什么都不用孩子参与,孩子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就行。孩子只要在学习上有一点不尽人意,父母就会感到无比焦虑。这种焦虑本身是父母自身的焦虑,但是通过饭桌上的话语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陷入焦虑之中。
小昂的妈妈其实是在关心小昂,但这种不断询问孩子“需不需要吃东西”的关心,会让孩子有一种压迫感,感觉到被打扰,内心十分烦躁。
营造良好的餐桌氛围
日常生活中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往往都发生在餐桌上,尤其是高考备考期间,孩子没有很多空闲时间,唯一能得到喘息的时间就是用餐那短暂的半小时。如果父母还见缝插针地谈高考,说一些让孩子好好学习之类的话语,孩子自然会产生厌烦心理。建议父母可以把用餐时间营造成一家人休闲、娱乐和放松的环节,多和孩子聊聊最近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让孩子放松一下心情,劳逸结合。
保持良好的心态
父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以及温暖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紧张的备考中有个温暖的港湾。父母也有自己的工作、朋友、兴趣爱好,不妨适当地让陪考行为在生活中占比少一点,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这也可有效避免孩子上大学后的分离焦虑。
学会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更是备考时最坚强的后盾。
父母要如何陪伴呢?陪伴是没有侵犯性的,不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陪伴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抓起一把沙,越用力,沙子漏得越快,最后一滴不剩。而孩子,就像这把沙,抓得越紧,离得越远。
案例中小昂的妈妈很关心孩子,想让他吃点什么,但是一遍遍地询问,孩子会非常反感,觉得自己被控制。家长越是关心,孩子就越想要逃离和拒绝。当孩子表达不需要的时候,父母可以尊重孩子的想法,给他们适当的空间。
过了高考这段时间,孩子就要离家踏上人生新征程,也会跟父母渐行渐远。父母能做的就是保持良好心态,留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好好陪伴孩子走过这段难忘的岁月,一起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