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何为“最美课堂”?优秀思政课堂有哪些呈现形式?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颁奖典礼日前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现场,4位获奖者以教学展示的形式诠释了“最美课堂”的内涵。
用流行词语“斜杠青年”“学神”“浪漫文青”等来形容马克思,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讲得生动具体;把大学生团队信守承诺每年到西部地区坚持治沙的故事融进思政课,讲解“诚信之美”……颁奖典礼现场,4位“最美课堂”一等奖获奖教师从“理论之美”“道德之美”“文化之美”“信仰之美”等四方面,以教学展示的形式,对“最美课堂”美的内涵进行了解析。
其中,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教师张晶边讲边演,解读京剧梅派剧目中的家国情怀。4位教师的生动讲授,让观众领略到当代高校的思政课堂严肃不失活泼,现场掌声不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冯培对4位教师的示范教学进行了点评。他号召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活动现场,反映当代学生心目中的马克思形象的原创音乐作品《刺破》、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舞台剧《监狱》等艺术作品与教学展示有机融合,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北京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突出成效。
“我很荣幸代表高校思政老师登上‘最美课堂’的颁奖台,教书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们的使命,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将把‘最美课堂’作为奋斗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把我们的所学、所思、所感传授给同学们,让大家肩负起祖国和党的事业发展,担当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获得一等奖的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茂林说。他认为思政课是高校建设中的重点课程,承载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和价值观念的引导,教师会将大学生的关切和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党的伟大成就,成长为有用之才。
获得一等奖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白洁,从事思政课教学有6年时间。对于何为“最美课堂”。她认为,首先,思政课堂体现的是“理论之美”,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真理的魅力和美。其次是“形式之美”。“可能有人认为思政课是抽象的、枯燥的,其实通过社会调查可以发现,现在的思政课在大学生中是很受欢迎且形式多样的,有的老师还会在课堂上引入话剧表演,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在课程中会用到的形式。”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姜男介绍,此次活动旨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结合,要求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共同围绕“永远跟党走”这一主题进行积极备课和共同授课,集中展示课堂中应有的“理论之美”“信仰之美”“道德之美”和“文化之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下一阶段将组织所有的获奖教师赴北京高校进行集中宣讲和指导备课,在高校进一步树立起重视教研和教学的导向,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