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度“平台期”

发布时间:2021-12-22 期号: 1599期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教师  谢 维

 

  案例:小关自从上高三以来一直很努力,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复习到很晚。父母把他的努力看在眼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成绩却一直没有起色,只是提升了一点,仿佛卡在了“平台期”。父母在与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发现他的听课状态、完成作业情况都有很大进步。但成绩确实没有显著提高,尤其是最近的期中考试,很多同学都进步很大。看着大家都在进步,自己还在原地踏步,相比较来说就跟退步了一样。为此,他十分着急。

  分析:心态急躁对高三生极为不利。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躁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还会使自己的备考节奏被打乱。很多高三生会抱怨,感觉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总是停滞不前,连之前学过的知识都感觉有遗忘的现象出现。甚至错误地认为希望渺茫,开始质疑自己的复习方法以及复习效率。这种“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是不可取的。其实,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平台期”,上坡路难行的时候更需要坚持。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不是努力了就会有显著收获。学生要知道“平台期”是一个积累的重要阶段,及时调整,尽快走过“平台期”,学习才能有较大进步。

  支招:看到每一天都在进步

  高三阶段各种模拟考试的意义在于找出知识漏洞,以便考生及时查漏补缺。从这个意义上讲,高三生有时没有考出好成绩,不仅对学习无害,还会对提高成绩有利。其实,考生每天都在为高考做准备,每天都在一步步走近高考。每一天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天。如果仅因为一点小挫折就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之前的努力与坚持,那么无论多好的学习方法都达不到好效果。高三一年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比拼考生的耐力和毅力。很多考生从小到大都是在与同伴的比较中获得对自身的认识。而这种比较方式已经逐步内化为一种固定的评价方式。考生大都采用这种横向的比较方式来进行自我认知,实际上每天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在努力,看到每一天自己的成长,哪怕一天只解决了一个问题,都是进步的空间。所以在进步不大的“平台期”,考生要摒弃与他人比较的习惯。每天多与昨天的自己比较,会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成绩。

  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压力有助于挖掘个人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压力太小,则动力不足;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就像弹簧一样,在施压超过弹性限度后,即使撤去外压,弹簧也不会复原。因此要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首先要知道每个人的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很重要。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目前的知识储备情况,参考之前的考试成绩,制定下一个可行目标,从而制订适用于自己的学习计划。高三的时间没有想象的那么长,所以学习计划要详细且可操作性强。在复习过程中按照计划一一落实,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内容的增加、难度的加大而放弃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尽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比如语文分数不理想,可以先把小目标定为提高阅读理解分数,在一段时间加强阅读理解训练。当阅读理解的成绩提高之后,可以转而将目标定在作文的提高上。这样有的放矢地提高分数,才能完成高考成功的飞跃。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