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开展冬奥会志愿者校内专项培训

发布时间:2021-12-08 期号: 1595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孙梦莹

 

  今年12月5日是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记者从北京体育大学了解到,11月10日起,学校陆续开展了两个阶段的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校内专项培训。

    学校为志愿者开设了讲座和课程。

  11月14日、16日,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师许丽媛分别以线上和线下的方式为志愿者带来了以“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应对”为主题的培训。她在培训时强调了志愿者情绪的重要性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性,鼓励志愿者细心观察,学会倾听,并讲解了情绪调节的相关方法、技巧及应对压力的办法。通过本次培训,志愿者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基础的情绪调节方法,有利于解决他们在志愿服务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志愿服务。

  11月18日,校医院院长宋慧芳为冬奥志愿者进行了有关疫情防控和疾病预防知识的线上培训,提醒志愿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疫细节,正确使用防疫物品,佩戴好口罩,采用正确的洗手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遇到身体不适的情况时要及时报告并就医。

  志愿者还在11月19日聆听了国际形势与政治安全宣讲,学习涉外交往必要常识和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知识。

  11月20日,北京市应急能力建设促进中心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志愿者详细讲解了医疗救护方面的内容。培训中,老师主要介绍了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等基本急救知识,并在现场进行了操作演示,帮助志愿者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及时展开正规救护操作。

  11月21日,全体志愿者在线上接受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段玉丞有关居家锻炼和恢复的培训。帮助志愿者在赛时和闭环管理期间进行适当的健身活动,为志愿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冬奥会召开对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有什么样的价值?”11月22日,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辰通过线上授课的方式对冬奥志愿者进行了以“体育冬奥和时代价值”为主题的思想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志愿者坚定了理想信念,深入地思考了冬奥会的意义,并决心用真诚与热情为冬奥会献上高质量服务。

  冬奥项目体验,帮助志愿者加深对冰雪运动的了解。11月24日,学校团委组织开展冬奥项目体验活动。活动共包含3个体验项目,分别是旱地冰壶、冰蹴球和冰球射门,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使活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并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和围观助威。

  英语口语技能在国际赛事的志愿服务中十分重要。11月26日,国际体育组织学院的师生为志愿者分组进行了线上冬奥志愿者常用口语培训。主要为志愿者介绍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常见英语口语表达技巧,包括部分场馆场所的表达方式、常见问题回答等。

  11月27日,7位参加了冬奥测试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带来了线上测试赛经验交流分享。他们向听众分享了自己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志愿经历给出了切实的建议。

  同一天,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冬奥志愿技能模拟活动。通过模拟医疗救护、残疾人服务、场馆指引、引导服务等情景,实战化检验并提高了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帮助其进一步掌握志愿服务的相关技能,促进志愿者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同时,还进行了相关考核活动,进一步考察志愿者掌握志愿服务相关技能的水平。

  11月28日,北京体育大学按冬奥组委相关要求,组织了针对对外联络专业志愿者的综合考察,有效检验了相关领域志愿者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志愿服务团队长期在校内外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团队先后参与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也曾参与各种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社会公益事业。北京体育大学共有518名师生志愿者将服务于冬奥会北京、延庆、张家口3大赛区,9个竞赛场馆,以及冬奥村、新闻中心、颁奖广场等多个非赛场所。

  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参与奥运志愿服务体现出其在专业领域的独特优势。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