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第三次斩获“戈登·贝尔”奖

发布时间:2021-12-01 期号: 1593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的谜底日前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SC21)上揭晓。中国超算应用团队凭借“超大规模量子随机电路实时模拟”成果(简称“SWQSIM”)获此殊荣。清华超算团队作为核心成员之一,第三次获得该奖。

  中国超算应用团队由来自之江实验室、清华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的14名成员组成。清华团队的主要贡献包括研究框架的设计和梳理,以及量子电路模拟中复杂tensor(张量)的性能优化。研究团队基于新一代神威超级计算机,研发了量子计算模拟器“SWQSIM”,提出近似最优的张量网络并行切分和收缩方法及混合精度算法,可高效扩展至数千万核并行规模,并提供每秒4.4百亿亿次的持续计算性能,是超算领域全世界目前已知的最高混合精度浮点计算性能。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副主任付昊桓介绍:“目前的复杂量子电路,保真度比较低。以谷歌的‘悬铃木’系统为例,一百万个样本中,仅能保证两千个左右的有效样本。像‘SWQSIM’这样具备近实时的模拟能力的量子电路模拟器,可以为量子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另一方面,对于传统超算而言,新型量子计算机所形成的‘量子霸权’就如论文里写到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传统超算上实现这样一个复杂度极高的问题,触发了团队在算法、并行方法、优化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当然,我们更看重的,是真正建立了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和最先进的超算之间的桥梁,让它们可以相互促进,甚至相互融合。”

  “戈登·贝尔”奖是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的最高奖项。2016年、2017年,付昊桓参与的大气动力方程求解器以及领衔的非线性地震模拟工作,因高效实现了模型的大规模并行扩展,并大幅提升了时空分辨率和关键现象刻画能力,实现了中国近30年来在这个奖项上零的突破和蝉联。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