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邓 菡) 北京理工大学近日召开“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相关院校派出代表齐聚“云端”,共同研讨了抓好课程思政“主战场”相关话题。
本次研讨会主要以线上方式召开。来自清华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专家、“延河联盟”高校教务部负责人及课程思政专家、北理工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成员、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及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代表齐聚“云端”就相关议题展开讨论。累计95万余人在线参与了此次会议。
北理工副校长王晓锋表示,建好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任务新要求。他强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要求高校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磅礴力量。高等学校更应该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青年学生特点、具有高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晓锋总结了北理工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特色:一是红色铸魂,将课程思政与拔尖人才改革一体化推进;二是红色赋能,优势学科专业引领课程思政示范“金课”;三是红色育人,打造课程思政资源优质共享共研智库平台。
清华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蕉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化探索”为题作报告。她深入分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背景,介绍了清华大学“四级联动”的课程思政方案总览,并通过凝聚共识、创新机制、优化课程、分类指导四个方面分享了“一院一策,一师一档”的清华大学课程思政制度化建设的重点举措。
“延河联盟”9所高校就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开展研讨。中国人民大学王芳、中国农业大学宋正河、北京外国语大学张东英、中央音乐学院蒲方、中央美术学院冯烨、中央戏剧学院贾悦、中央民族大学廖靖靖、延安大学王丽影、北京理工大学彭熙伟分别发言。他们围绕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分享,就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融起来”、抓好课程建设“主战场”、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