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名专家学者共议国际贸易学科发展

发布时间:2021-11-24 期号: 1591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11月20日9时,第二十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21年中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在线举行。

  本次会议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几十所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国际贸易学科发展。

  本次会议以“高水平开放与合作共赢”为主题,包括4场主旨演讲、5场专家论坛、6场青年专家论坛、1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论坛、24场专题论坛,涉及全球价值链、新科技革命和人工智能、数字贸易与数字经济、WTO组织研究、中国引进外资和企业“走出去”、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等重大问题。

  对外经贸党委书记蒋庆哲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正值学校建校70周年,全国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成立30年。本次会议的举行,响应了“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重大战略,充分体现了国际贸易学科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事业持续贡献力量的重要功能。

  在主旨报告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的演讲主题为“加强对国际贸易新趋势的理论研究”。他指出,国际贸易正体现出向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与韧性化转型的重要特征。如何在外部环境恶化与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大背景下让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跟上实践需求,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副司长陈雨松的演讲主题为“世界贸易组织工作形势”。他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当前世贸组织正面临投资便利化、电子商务、中小微企业、疫情防控与协调等方面的新问题。

  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秘书长林桂军的演讲主题为“双循环模型结构与内外联系机制”。他认为,双循环概念的提出代表了我国在发展对外经济的历程中进入了内外关系认知的新阶段。他进一步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构建了大国开放经济双循环模型,探讨了内外循环的关系。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佟家栋的演讲主题为“中国自贸试验区的深化改革”。他指出,自贸试验区同时承担了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新时期开放型经济的高水平平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3项主要任务。针对当前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他提出应进一步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的演讲主题为“新发展格局下外资嵌入与绿色价值链”。他提出,外资企业作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促进了产品、资本与技术流通,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更多的碳泄漏。应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提高外资管理制度质量,落实“双碳”目标,共同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