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该不该养宠物?

发布时间:2021-11-17 期号: 1589期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教师  张 瑶

 

  案例:高三生小普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他有只如同亲人般的宠物狗乐乐。从乐乐来到家里的那天起,小普就做起了尽心尽责的“铲屎官”,每天都带乐乐遛弯,陪它玩耍。但现在高三,学业任务很重,压力也不小,小普妈妈很担心乐乐会影响小普的学习,耽误过多学习时间。她每天都盼着儿子遛狗能快点,赶紧回来学习,每天看着儿子和乐乐玩,都忍不住说两句:“别玩了,这都多半天了,赶紧学习去吧!”对于妈妈的唠叨,小普很抵触,觉得自己上学已经很累了,就休息那么一小会儿,为什么妈妈总要逼他学习。这样的矛盾一直都存在,甚至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妈妈不知怎么办才好。

  分析:宠物作为人类的伴侣动物,可以让人们生活得更充实。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饲养宠物可以提供精神支持,特别是在遇到打击时,通过与宠物的交流,有利于饲养者的心理健康,减轻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压力,从而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养宠物,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爱心和社交能力。对于高三生也同样,在他们学习压力较大,需要理解、陪伴的时候,宠物自然而然也担负起了重任。小主人通过照料宠物的生活,获得成就感,在学业方面也会增加信心;养狗的家庭,经常带狗出去散步,可以增加高三生的户外运动时间,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让他们有足够的体力应对高三繁重的学业任务。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面对成绩的起伏、同学的竞争等压力,高三生很多时候不愿和父母倾诉,他们多是和好朋友诉苦,彼此安慰,但也会有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倾向于自己“消化”,更愿意和宠物待在一起,无论玩耍还是倾诉,都能感到平静舒适,从而缓解压力。

  而高三生的父母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想为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对宠物有了更多的担心:养宠物不卫生、破坏家庭环境因而影响孩子学习;养宠物可能把孩子抓伤,还要去打预防针,因而影响孩子学习;每天和宠物玩耍,带宠物遛弯,占用更多学习时间,因而影响孩子学习。

  对策:从孩子的需要出发,缓解自身焦虑

  案例中的小普妈妈每天看到孩子遛狗都会很紧张,想督促孩子赶紧学习。从某种程度上看,小普妈妈很焦虑,她还把这样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进而引起孩子的不适。父母可以尝试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学校上了一天课,回到家已经身心俱疲,和小宠物待一会儿不仅不会耽误时间,反而可以释放压力,扫去一身的疲惫,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晚上的复习中。这一点美好的时光如果再有父母的唠叨,孩子心里可能会很委屈。因此,希望父母可以觉察自身情绪,以及背后的担心、焦虑,从而找到疏解方法,不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一起看看如何沟通会更好。

  从孩子的状态出发,选择恰当时机

  与孩子沟通,首先要理解孩子的需求,其次要看孩子的状态,有时候孩子正在考虑其他问题或处于情绪不佳的时候,父母却偏偏要在此时跟孩子讨论,结果肯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遭到拒绝。而且,有些父母每次和孩子谈话的内容都差不多,老生常谈就成了唠叨,时间长了,孩子就听不进去了。父母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在孩子状态好的时候与其交流,选择好时机,同时还要选择正确的交流方式,不能简单粗暴、反反复复地只说:“快去学习吧,别耽误时间了。”例如养狗的事,父母可以先问问孩子目前学习累不累,需要什么帮助,如果时间很紧张,父母可以偶尔带狗出去遛弯,让孩子在家里多跟狗玩一会儿。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让孩子获得宠物陪伴的乐趣。

  从孩子的发展出发,学会时时倾听

  高考不是家庭教育的终点,培养孩子的沟通习惯是贯穿始终的,高三也不例外。与孩子沟通需要谈自己的意见,但更需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倾听意味着避免打断孩子的话,集中精力交流的过程。很多父母发现,和孩子一起遛狗散步,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看似可有可无、漫无目的的闲聊,往往能听到孩子真正的“心声”,能真正了解孩子的问题和观点,有助于调整情绪,甚至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经常倾听孩子的声音,父母会发现,尽管没有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和建议,孩子也更主动地向父母提出问题,寻求帮助。这样的沟通习惯一旦养成,父母可以减少很多担忧,因为善于倾听的父母是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遇到问题一定会想到父母。

  在高三生活中,父母的忧虑有很多:是不是贪玩浪费了太多精力;是不是不该让孩子打篮球,容易受伤;是不是该给孩子多买点练习册;是不是该给孩子报补习班等。父母的想法很正常,也是希望能为身处高三的孩子多尽一份力,但一切好的想法都要和孩子的需要相匹配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父母的助力是否恰当到位,要从有效沟通开始。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