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  八举措开启“双一流”建设

发布时间:2021-09-15 期号: 1573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文并摄

 

  赓续奋进新百年,同心筑梦创一流。上周末,北京交通大学举行建校125周年创新发展大会,校长王稼琼作主题演讲,提出八项改革发展重大举措,吹响北交大启航新百年新时代新征程的号角。

  深化“四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北交大全面深化“四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适应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新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布局建设詹天佑智慧交通未来技术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其他特色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构建学科专业适应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需求、体现个性化、多样化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新体系。

  建好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北交大以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为战略平台,全面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切实建好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运行好重组后的轨道交通安全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整合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充分发挥川藏研究院和其他实体化平台作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在行业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领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产生一批原创性成果,全面提升以科研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

  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北交大以丰台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建设为切入点,深度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利用丰台创新基地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行集群创新。以智慧轨道交通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打造轨道交通领域创新技术成果产出和转化基地,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布局面向2035的新兴学科

  北交大实施面向2035的新兴学科布局计划,为实现“再造交大”的战略目标奠定前沿学科基础。以成立实体化交通能源与环境研究院(学院),布局建设 “双碳”学科平台为起点,实施面向2035的新兴学科布局计划,以新时代“再造交大”为战略目标,围绕新兴交叉学科和基础学科,打好基础、集聚力量、凝练特色,培育更多前沿学科和具备冲击世界一流实力的优势学科。

  加大力度引育高水平人才

  北交大优化完善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和文化氛围,切实加大力度引育高水平人才。全面深化“人才强校”战略,构建教师、管理和服务保障三支队伍协调发展的职业通道,完善教师分类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尊重人才、强化服务的运行机制,形成有利于高水平队伍建设的开放、稳定、成熟的制度体系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文化氛围。设立“亿元讲席教授基金”,引进和培养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平学科领军人才。

  探索本-硕-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北交大实施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优化国际合作交流布局,加强与高水平大学的深度合作。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硕-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师国际能力与国际影响力提升机制,支持教师牵头参与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科学工程,在国际学术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打造交大特色品牌,服务好国家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

  筹划面向未来新校区

  北交大将拓展办学空间,筹划面向未来的新校区。抢抓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积极谋划学校创新发展的战略布局,在保持现有校区基础上,高标准高质量筹建新校区,拓展办学空间,从根本上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为实现新百年新腾飞奠定坚实的空间基础。

  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北交大持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彰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效。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