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新增两专业 转专业零门槛不设限
——访学校招生办公室主任孙长林

发布时间:2021-06-23 期号: 1566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北京考试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孙长林。今年在京招生有何变化?转专业政策如何?

  

  记者:北科大是否设有专业级差?招生政策有什么变化?

  孙长林:学校从2020年开始取消专业级差。学校今年普通类和艺术类在京计划招生201人。

  今年学校招生政策实行加分“一认到底”的政策,学校对享受加分政策的统招考生,按省招办的规定加分提档和安排专业。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且体检合格,提档后不退档。

  

  记者:学校近几年新增热门专业情况如何?

  孙长林:近几年,学校围绕国家新工科建设等战略需求,结合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学科交叉融合需求等,设立了多个国家急需、考生认可的热门专业。2019年,学校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5个热门专业,2021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和统计学2个专业。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实力都非常强。

  人工智能专业是2019年教育部特设的新专业,北科大是全国首批建设人工智能专业的35所大学之一。学校人工智能科学工程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机器人专业实力也很强,学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设立了机器人研究所,开展了国际化的机器人研究和人才培养。我国第一台国产工业机器人就诞生在北科大。学生机器人创新团队在高水平机器人大赛中成绩斐然,荣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奖。大数据专业所属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学生进校后可以在国际化商学院中就读热门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国家能源战略层面所需人才,学生主要学习材料中的储能材料、电池和电源、信息能源和智慧储能,设立学科主要面向国家需求,特别是新能源、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需求。

  

  记者:学校转专业政策如何?

  孙长林:学校依然坚持宽松的转专业政策,零门槛,不设限。

  零门槛指除外语类保送生、艺术类、高水平运动队等学生外,其他本科生在大一学年末或大二学年末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

  不设限是指各专业对转出人数不作限制,对学习成绩排名、挂科门次等都没有限制。

  从近几年统计数据来看,除了人工智能、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外,其他专业基本能满足学生的转专业申请,每年约300人成功转专业。

  

  记者:学校有哪些特色实验班?

  孙长林:重点向考生推荐5个精英人才培养特色实验班:理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为直接招生;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精尖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班、应用物理黄昆班为校内二次选拔。

  理科试验班从2007年开始举办,旨在培养理科基础扎实的拔尖创新人才。2021年计划招收90人。学生在第三学期末可在全校范围内任选专业。前三学期完成理科试验班教学计划、综合排名前50%的学生可申请直接攻读博士;如放弃直博,四至六学期综合排名在前50%内的学生有资格申请保研。学生整体深造率达70%左右。

  工科试验班注重多学科跨界交叉融合培养。学生100%参加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招收150人。全校范围内选聘知名学者教授担任本科生导师。学生第一学年末在专业限额内,在全校所有工科专业内进行专业选择。大一学年成绩排名在前50%(含)并且大二、大三学年成绩在所在专业排名前40%(含)的学生有资格申请保研。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精尖班旨在培养材料领域的战略领军人才,采用本博八年制贯通培养模式;采用知名教授一对一师徒培养模式,国家级创新平台。学生可深度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前沿科研。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班旨在培养材料领域国际化人才。为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费5000元/学年;享受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参照麻省理工、剑桥等国际著名高校,专业课程使用英文教材并采用英语教学;可优先申请学校的国际交流和读研项目。

  应用物理黄昆班由学校和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联合办学,旨在培养半导体方向的拔尖创新人才。采用双导师制,加强课程和科研实践训练,实现应用物理半导体方向的本硕贯通培养。50%学生免试攻读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部分学生还将参加北科大中芯国际硕士联合培养项目。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全程导师制情况。

  孙长林: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学校自2018年起开始执行的人才培养措施,旨在帮助学生提升深造的比例,帮助想就业的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学校构建了“3+3”导师模式。本科生一入校就可通过双向选择或学校指定等方式,获得一个全程导师,同时加入一个由“导师、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导师所带的研究生和导师指导的高年级本科生”团队。在大学四年中,学生遇到任何问题,如怎样适应大学生活、找到真正的理想、就业时哪些课程更有帮助等,这些都能提供帮助。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