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邓 菡) 情系乡土,科学报国。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举全校之力投入脱贫攻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题为“玉汝于成——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的中国农业大学”主题展览近日在学校东校区新图书馆开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作为我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起源地,农大情系乡土,将爱国奋斗、科学报国作为自己的担当和使命,为中国农业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遗余力贡献力量,谱写了战天斗地的光辉篇章。
展览包括“科技篇”“上山篇”“下海篇”“援边篇”“助滇篇”“驻村篇”“耕读篇”“献策篇”八个篇章,全景展现学校在科技扶贫、湘西扶贫、毕节扶贫、滇西扶贫、对口支援、精准扶贫、扶贫研究等诸多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生动展现农大师生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担当为民的奉献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和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常委参观了展览,学校党委理论学习宣讲团秘书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桂华做现场讲解。学校副校长林万龙表示,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要深入学习脱贫攻坚精神,汲取立德树人力量,做好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副校长田见晖认为,脱贫攻坚精神始终贯穿于学校许党报国的历史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各项事业中。要充分挖掘并传承好农大脱贫攻坚精神的文化基因和内涵,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讲好农大脱贫攻坚故事。学校要找准发力点,发挥自身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上的优势,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学校党委书记姜沛民对全体农大师生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深入阐释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刻内涵。学校多名师生是脱贫攻坚的见证者、参与者、实践者,是国家反贫困理论的研究者和实践的推动者,学校有责任有义务、有基础有实力完成好脱贫攻坚精神的研究阐释。二要充分发挥脱贫攻坚精神的育人作用。利用脱贫攻坚主题展览、党团日活动和班级活动、教师集中理论学习等途径,讲好农大人接力奋斗、奋勇争先的奉献故事,弘扬农大人不忘初心、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以此作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教材,不断增进师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进一步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组织力量。三要进一步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要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一以贯之地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汇聚乡村振兴发展力量,以“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精神精准研究,分类推进,依靠科技创新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精神跨越艰难险阻,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玉汝于成”脱贫攻坚主题展览不仅在学校东西两校区展出,还将推出线上展览,由学校党委理论学习宣讲团讲师为全校师生提供展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