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记者日前从中国戏曲学院获悉,学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用足周边红色资源,切合实际设计,上下联动,共同提高。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率先带头深学真学,带头组织研读、开展调研,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以领读原文、观看视频、集中研读、个人自学、集体研讨等方式开展学习,聚焦指定书目,通读精读研读,用心用情感悟,领会精神实质,紧密联系实际,真正学以致用,转化为推动国戏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学院正式上线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专题网站设有“新闻动态”“工作动态”“上级精神”“下载专区”等核心栏目,服务广大党员和师生学习教育需要,为基层工作开展提供展示交流平台,汇聚学习教育成果成效;组织师生党员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观摩剧目《香山之夜》。作为北京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剧目之一,该剧聚焦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夜这一攸关中国未来走向的重大历史时刻,发挥戏剧的假定性优势,将不同时空的人物放在同一戏剧场景中,创造了毛泽东和蒋介石“超时空内心对话”的艺术表现形式,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一件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是一个“引子”,带领国戏师生,穿越时光走廊,重温红色历史,汲取革命精神,感悟革命先辈“舍生取义”的初心。组织开展“学党史、践初心”主题党日活动,于清明时节拜祭王瑶卿先生。王派传人、89岁高龄的谢锐青教授在学生的搀扶下参加祭扫。在祭扫现场,谢老师动情地向到场师生讲述了沐浴在党的光辉下,跟随恩师学艺成长的过往,数度哽咽,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除了“走出去”,还有“请进来”。学院邀请了著名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以《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中国共产党怎样走来》为题,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历史为视角,通过客观详实的史料、鲜活生动的事例、权威准确的语言,对初心与使命以及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作出全面和深度解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王义桅教授作题为《一带一路:再造中国,再造世界》的专题讲座,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让师生不仅对“一带一路”的建设有更全面的认识,也在新的世界历史方位中认清自身的使命和担当,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持续助力。
学院还从自身发展的视角看党史,利用国戏 70 余年改革发展的奋斗历程中留存的珍贵文献史料,推出《国戏往事》系列红色短视频,带领师生走进国戏峥嵘岁月。专题片《国戏风华》,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以新中国70年戏曲教育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采访知名校友、专家学者,展现国戏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讲述老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国戏故事。
中国戏曲学院有关负责人说,学党史,既要不忘来时的路,更要走好前行的路。从草垛胡同开始,从狭小简陋的教学场所起步,前辈先贤怀揣着对党的感恩之心,以规范严谨、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竭尽所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为国戏这一戏曲艺术殿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戏精神、国戏风格应运而生。老一辈艺术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学校师生奋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