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北京大学校长郝平日前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大会上提到,两校近期联手建立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简称“通班”)。通班由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朱松纯领衔。北大通班设在元培学院,已于今年春季学期开课;清华通班设在自动化系,目前已开始招生。
北大、清华在国内率先建立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是因为这两所学校已经具备很强的人工智能研究基础及相关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北大是中国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学之一,1988年成立人工智能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0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2007年最早建成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全校目前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相关教师超过百人,分别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医学部等理工医科院系,以及哲学、法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院系。2019年成立的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是统筹全校相关资源建设世界一流智能学科、服务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培养智能学科一流人才的主要支撑平台。
清华是我国乃至世界人工智能领域一支重要的学术力量,聚集了李衍达院士、张钹院士、戴琼海院士等一大批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者,为该领域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清华自动化系主任张涛介绍:“清华自动化系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在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因此,清华通班设在自动化系具备坚实的基础。”
负责组建北大通班并分管教学的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李文新说:“我们的培养方案中除了针对通班挑选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的核心课程之外,将倾力建设7门人工智能核心课程,4门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艺术哲学交叉的创新课程,3门人工智能系统实习实践课程及与研究生课程共享的一系列人工智能领域前沿选修课程。”2021年1月下旬北大通班首届招生,共招收26名学生春季开课。本学期北大为通班单独开设了“人工智能初级研讨班”“人工智能引论”小班习题课,下学期将为通班单独新建“理论物理”“人工智能系统实践”和“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等课程。
清华通班日前启动招生。清华自动化系按自动化大类招生,在一年级第二个学期,学生要分流选择专业,外系的学生也可以申请转专业进入自动化系。学生可以报名,最后经选拔将有30名学生进入通班学习。
按照培养方案,北大通班将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人工智能高级课程或研究生选修课程。负责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机器学习研究中心教授林宙辰说,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将来会开设不少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生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全新设计,这些研究生课程将对有足够基础的高年级通班学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