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苗 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招考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秉持一切为了考生的理念,顺义区教育考试中心临危受命,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下的考试保障工作。为确保疫情防控下的组考工作平稳运行,中心工作人员先后四次进入全封闭疫情封锁区,合理制定考场设置方案,组织学习考前培训……
在“应急状态”下的顺义区教育考试中心,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没有退缩和怨言。他们披星戴月、全副武装,深入疫区、逆行而上,为莘莘学子平安赶考保驾护航。
负重前行
确保中高考安全、平安
2020年6月11日,北京新冠疫情警报拉响。面对严峻形势和即将举行的中考英语听说机考,顺义区教育考试中心没有退缩,负重前行。
6月12日,中心全体干部驻扎单位,结合疫情防控形势,按照“疫情防控标准更高、组考要求更严格细致”的思路,拟定疫情防控下的组考方案。与此同时,为了保障疫情防控下组考工作及时、高效开展,工作人员逆行而上,全力把疫情防控下中考英语听说机考工作方案、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到位。
顺义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鲍文介绍,面对6月突如其来的疫情,在中考英语听说机考组考方案基础上,中心采取了“三个立即”措施:一是立即与疾控部门沟通,加强筛查,第一时间安排考生进行核酸检测,保证考生安全考试;二是立即与考点进行沟通部署,制定“一对一”“点对点”路线方案,调整考点、考场;三是立即与属地沟通,帮助考生安全赴考,并准备120救护车备勤,属地政府卫生院负责接送。
中考、高考期间,顺义区教育考试中心在各相关单位全力配合下与各个考点一起筹划疫情防控下、汛期间的组考工作,确保防疫、防汛、考务三项工作健康、平稳、安全进行。
“2020年,顺义区教育考试中心全年共完成26次、148908科次的组考任务,确保了58028名考生平安赴考。”鲍文回忆,当所有考试结束的那一刻,她和同事们长长地出了口气。
临危受命
不让疫情阻挡考生参加研考
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因考生感染新冠肺炎疫情受到挑战。12月23日,副市长卢彦调度协调,副秘书长陈蓓坐镇北京考务指挥中心。顺义区教育考试中心临危受命,工作人员在极短时间内全副武装深入疫区,为密接、次密、居家的11名考生设立11个专门隔离考点,安排隔离考生如期参加考试。
顺义区教育考试中心高招办主任刘金起介绍,当时正值硕士研究生考试前夕,为了不让疫情阻挡考生参加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很晚还在为11名隔离考生确定考场和考试设备忙碌奔波。
在教委、卫健委、疾控部门、考点校等多方配合下,区考试中心对疫情防控隔离场所进行多方考察。综合考虑疫情防控、考场和考务室的位置、视频监控的安装、监考工作要求以及住宿、饮食等生活保障条件后,确定设置了2个隔离考点,为11名特殊考生组织了为期2天的研究生考试。
为做好考务工作,给考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心6名监考员第一次穿上防护服,在和密接考生面对面的情况下完成了监考等工作。
“因为在现场要直接与密接考生接触,所以监考员在穿换防护服的过程中也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在圆满完成此次组考工作的背后,每位工作人员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和汗水。”刘金起说。
“这次参与硕士研究生组考工作的经历非常特殊,真的算是我人生中的一抹浓墨重彩。能在这个特殊时期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真的太自豪了。”工作人员赵阳回忆起穿着防护服参与组考工作的经历,感慨万千。
多方协调 聚力组织跨省艺考
新年的钟声还未敲响,12月31日晚8时(元旦前夜),顺义区教育考试中心又一次被委以重任。顺义区金马工业区被确定为中风险地区并实行全封闭管控,坐落在工业区内的某艺术培训学校近百名艺考生的跨省艺考受到影响。
考生利益高于一切。为解决隔离艺考生跨省考试问题,按照市政府、市教委指示精神,顺义区教育考试中心再次挺身而出,投入战斗,三向发力:在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的协助下与相关省市沟通联系,确定解决方案;与公安、属地、卫健协调,做好组考准备;与培训机构一起摸排考生、场地、环境、设施情况。
区考试中心高招办主任刘金起介绍,2021年1月,接到市政府、市教委指示后,区考试中心协调各方力量,克服重重困难,帮助因疫情封闭管理的考生在封闭区内顺利完成了异地高考美术联考。
“此次区考试中心成功举办异地艺考工作,得益于相关省市考试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试卷跨省市运送过程中,试卷交接始终保持两人以上,双方都出示了介绍信,验证了身份证,并在交接单上签字。交接过程有录像、拍照,确保试卷运送合法合规、有据可查。此外,为保障疫情防控下组考工作平稳运行,中心工作人员分别在1月5日、9日、10日、16日4次进入全封闭疫情封锁区。所有工作人员都没有退缩和怨言,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疫情防控下保安全,一切为了孩子。”刘金起感动地说,本次成功举办异地高考艺考,充分发挥了各级招考委成员单位的职能,上级领导顶层设计、整体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各相关部门制定方案预案,严格落实。属地政府、考试中心、疾控部门、主考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次组考工作意义深远,为将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组考提供了宝贵经验。
方案多调 为高中学考保驾护航
新年伊始,北京市2021年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举办在即,顺义区赵全营镇、北石槽镇等地先后多点突发疫情。面对辖区内近3500名考生,顺义区多部门提前部署,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学考合格考顺利进行。
面对疫情,学考合格考从最初的3个考点逐渐调整为6个、7个,最终至8个;从最初要求考生进行考前14天体温排查,到要求考生提供考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最后要求考生提供考前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在考前考生健康状况监测过程中,特殊考生从7名增至78名。面对随时变化的疫情数据,顺义区教育考试中心不断调整文件修订、信息报送、数据统计、协调部署等工作。
区考试中心主任鲍文介绍,在组织此次学考合格考工作过程中,根据顺义区疫情防控需要,为最大程度减少接触,120名非在校高中生及异校考生被集中在后沙峪一所学校参加考试,78名特殊考生安排在备用考点考试。这198名考生需要参加9个不同科目的考试。他们的试卷都要从原考点、考场逐一调整。安排新考点、考场,编制准考证号、位次表,准备考务用品等一系列繁琐工作,都需要专业精准、无缝衔接。
为保障考试平稳运行,区考试中心将顺义区特殊教育学校设置为备用考点。该校校长李明伟介绍,学校作为此次学考合格考备用考点,共有78名考生参加考试。这些考生中,7人处于“集中医学观察”阶段,其余为“居家观察”或“居住小区封闭管理”的考生。学校共设立了13个考场,其中7个是“一对一”考场。在整个考试过程中,学校依据疾控部门要求做了二级防控,所有考试工作人员都穿上防护服,佩戴防护设备。防护服穿脱方面也有严格要求,每天有两名工作人员进行污染区防护服穿脱专项指导,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确保了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健康安全。
“在这次组考过程中,考试工作人员非常辛苦。他们思想上毫不松懈,认真为考生提供周到、温馨的服务。有一场考试,只有1名考生参加,但所有考试工作人员都在考点等候,只为让这名考生能顺利完成考试。在每场考试结束后,工作人员还要对考生试卷进行消毒。最多时,78名考生试卷都要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一般需要60至80分钟。工作人员都在旁边等候,直到试卷消毒完毕才结束工作。”李明伟说。
这一次次组考背后,是考试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让每名考生顺利完成考试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前行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