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居家防疫六方面入手(上)
——访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所长郭欣

发布时间:2021-01-27 期号: 1530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马明星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1月23日起北京市中学生不到校。那么,学生居家过程中,如何在衣食住行方面做好防疫?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所长郭欣。

  

  记者:针对学生居家防疫,您的总体防疫建议是什么?

  郭欣:勤洗手、戴口罩、讲卫生、少聚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用知识“武装”自己。针对疫情,学生和家长都要学习科学防护知识,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保护家人,成为战“疫”英雄。这些知识会变成我们的“武器”,在病毒来袭时有效消灭它们。

  一、居家通风:

  每天通风 注意保暖

  记者:对付新冠肺炎等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传染病,学生在居家过程中如何保证呼吸环境的安全?

  郭欣:开窗通风是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之一。适当通风换气,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室内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病原微生物和灰尘。学生和家长要保证每天开窗通风换气不少于2次,最好能做到每天早、中、晚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开窗通风的最佳时间一般为9时至11时,14时至16时。重污染天气应避开重污染时段并适当减少开窗次数和时间。通风时,最好的通气方式是侧送侧排,即打开对着的门和窗,可使换气速度相对提高。学生和家长需注意,在开窗前要添加衣物,避免在打开的窗户旁逗留,以免着凉。若天气转暖,也可增加通风频次和时长。

  

  记者:居家通风时,哪些事项是学生和家长要特别注意的?

  郭欣: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通向天井的窗户不建议打开通风。因为天井所造成的“烟囱效应”形成气体动力,可造成上下住户间排出空气的流通,有造成疾病传播的可能。另外,厕所如有非通向天井的明窗,可每天开窗通风3次。如是暗卫,则需每天往浴室地漏或其他排水口加水,保证U形聚水器的水封作用,防止污水管道内的气体与厕所室内接通后,气溶胶透过排风扇所产生的负压进入浴室,造成污染。需要注意的是,在冲水时要先盖上马桶盖,这样能减少气溶胶污染的可能。有小学生的家庭要尽量选择有防护网的窗户进行通风。开窗期间要注意儿童安全,家长做好监护,保证儿童不攀爬窗户、护栏,不将身体探出窗外。窗台附近不要放置可攀爬的器物或家具(沙发、凳子、床、矮柜等)。注意开窗的窗台上不要搁置物品,以免造成高空坠物。

  

  记者:对于不能自然通风的家庭,可以采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吗?

  郭欣:可以。如使用空调,要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建议关闭空调通风系统的加湿功能,并加强对空调系统的清洁消毒。如果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类型、供风范围等情况不清楚,应停止使用空调通风系统。

  二、饮食卫生:

  分餐健康 平衡营养

  记者:疫情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学生居家要实行分餐制。请您讲讲如何分餐以及分餐的好处。

  郭欣:分餐,也可以称之为份餐,每人一份,独立用餐,自主选择。分餐可以预防各种经口、唾液传播的疾病并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分餐还可按需配餐,保证营养平衡。特别是对于儿童,按照营养需求搭配分餐,有利于均衡营养,防止偏食,有助于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实行分餐的家庭能很好地量化食物,按量分配,减少浪费。即使吃不完,剩下的饭菜也容易保存。

  

  记者:居家期间,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饮食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郭欣:居家期间要保证规律饮食,平衡膳食,维持健康体魄。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定时定量进餐:两餐可间隔4至5小时。控制吃饭速度,避免过量进食。

  第二,保证食物多样性: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不吃野生动物。

  第三,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薯类杂粮。尽量做到每天3种,每周5种以上谷薯类及杂豆类食物的摄入。

  第四,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每天茎、叶类蔬菜摄入量应为300克至500克,其中深色蔬菜要占到一半或以上。保证每天摄入水果200—350克。

  第五,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多吃奶类及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适量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每周可摄入50—70克坚果。

  第六,每天吃早餐:早餐食物种类应尽量丰富。谷薯类、蔬菜水果类、肉蛋类、奶类或大豆类及其制品,早餐应包括上述4种食物中的至少3种。

  第七,饮食清淡、易消化:少油腻、少辛辣;少吃洋快餐,减少高能量食品的摄入。

  第八,每天少量多次饮水:最好选用温度适宜的白开水,每天800—1400毫升。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第九,科学选择零食:每天吃零食不超过3次,与正餐间隔1.5—2小时。睡前1小时、看电视和玩耍时不要吃零食。

  第十,注意食品卫生: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刀具等要分开。接触生食后要洗手,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记者:学生居家身体不舒服时,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郭欣:首先,建议学生多饮白开水,建议少量多次:多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补充由于身体不适、呼吸增快、咳嗽等丢失的体液,可降低呼吸道内分泌物的黏稠度和避免分泌物干结,利于咳出痰液。其次,学生患病期间要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除正常的一日三餐外,上午和下午可各加餐1次。再次,学生可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因身体不适而增加的维生素A的消耗;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和植物抗氧化活性成分可增加患儿的抗病能力。另外,建议学生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当学生身体不适时一般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现象,家长要给孩子准备易消化的食物,食物不宜过咸、过甜、油腻或具刺激性。如果学生有咳嗽症状,排除传染病外,还要特别注意颗粒状硬果类食物,如坚果和硬糖等,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引发窒息。

  以上建议仅针对日常饮食,疫情期间如感到身体不适,建议先通过网上问诊平台及时向医生咨询,以确保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如果去医院就诊,需做好个人防护。

  

  记者:学生可以服用维生素C来预防感染吗?

  郭欣:现有的研究证据还不足以证明维生素C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尚未证明维生素C有抵抗病毒的作用,坚持锻炼身体倒是增强体质的不二法宝。

  三、外出措施:

  口罩必戴 减少聚集

  记者:假期能不能走亲访友?

  郭欣:目前,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的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多,会加大疫情传播风险。因此,尽量不去走亲访友。

  

  记者:在什么情况下应佩戴口罩?

  郭欣:要随时关注本地和全国疫情信息,根据疫情形势变化,调整个人防护措施。随身携带口罩是疫情期间的个人防护标配,在人员密集或通风不好的场所要全程佩戴口罩,与他人接触时也要戴好口罩。戴口罩不仅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更是防控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记者:学生和家长要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口罩?怎样正确佩戴口罩?

  郭欣:在低风险地区,普通公众前往户外、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孩子应佩戴符合儿童口罩标准的口罩:

  一是所用材料应满足《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中关于婴幼儿产品要求,且应采用不易燃材料,避免突发伤害;

  二是所用材料的通气阻力应≤30Pa。家长不要盲目热衷于选择N95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这类口罩的通气阻力都在300帕左右,虽然防护性能高,却不利于透气,对于儿童日常防护而言并非最佳选择;

  三是不应存在外露金属物,不应有可拆卸小部件;

  四是应采用耳挂式口罩带,口罩带不应有自由端。

  家长应随时关注孩子口罩佩戴情况,如孩子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随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是:选择合适尺码的口罩,佩戴前先洗手,深色面朝外,金属条向上。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完全覆盖口、鼻、下巴,金属条沿鼻两侧压实,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戴上后尽量不触摸,若须触摸,触摸前、后应彻底洗手。

  疫情形势随时变化,家长要密切关注当地及国家防护措施指引等,按要求做好相应个人防护。

  

  记者:有呼吸阀的口罩可以用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吗? 可以戴多层口罩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吗?

  郭欣:呼吸阀的气流是单向向外的,不影响使用者的防护效果。但对于已有症状的人,建议不要使用带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它无法阻挡含有病毒的飞沫逸出。

  不能戴多层口罩。戴一个口罩即可,多个口罩会增加呼吸阻力,用力呼气、吸气的过程中也会影响口罩的气密性,降低口罩的防护效果。另外,不一定必须戴N95口罩,常见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即可阻挡飞沫传播。

  

  记者:怎么处理使用后的口罩?

  郭欣:废弃的口罩不要随地乱扔,按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用开水烫、焚烧、剪碎后扔掉,这些都是不推荐的处理废弃口罩的方法。出现乏力、发热等症状的疑似患者戴过的口罩要按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记者:需要佩戴护目镜进行防护吗?

  郭欣:普通民众若不住院、不接触发热患者,暂不需要佩戴护目镜或面罩,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防护措施就足以保护自己不被感染。

  

  记者:居家期间,上下楼搭乘厢式电梯不可避免,届时要注意什么?如何防范电梯按钮交叉感染?

  郭欣:人员较多时,要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建议走楼梯或乘坐扶梯。进入电梯前要戴好口罩,尽量避免接触电梯表面,减少用手揉眼、抠鼻等行为。必要时使用免冲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电梯按钮是人们高频接触的地方,交叉感染的风险较大。建议不用手直接去碰触按钮,可以用面巾纸或消毒纸巾将手和电梯按钮隔开,也可以在碰触按钮后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做好手部卫生。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