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邓 菡
北京市2021年第一次高考英语听说机考将于2020年12月12日举行。距离这次考试还有十余天,考生在现阶段备考要留意哪些问题?昌平二中高三年级英语学科组老师韩雪珂就课堂、课下可选用哪些备考、自测方式,语感、耳感如何锻炼等问题给出了三点建议。
内外联动,充分备考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教计〔2018〕20号)。从2021年起,我市统考英语增加了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为英语听说考试,共计50分,占英语科目总成绩满分值的三分之一。伴随机考分值的增加,韩雪珂老师提示考生更要重视此项考试的备考,力争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为最终的英语科目总成绩打下好的基础。
距离考试还有两周多,韩雪珂老师建议考生要注意内外联动,充分备考。课上,考生要跟随老师的步伐,掌握必要的听说技巧。例如听后转述,首先要关注表格的标题,分清一级目录和二级目录,形成清晰的框架。不妨尝试按小标题分区纵向做笔记,关注动词及句式。可利用符号、缩写、中文等辅助记录,只要自己能辨认即可。其次要充分利用老师的课堂反馈,因为有些错误考生往往不易发现,老师的指导和反馈在此阶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外援”。
善用资源,从容备考
课外的时间,韩雪珂老师提议考生可结合线上线下资源进行听说训练。如“听说训练书”、“E听说”等应用软件。VOA慢速英语,BBC learning English也可以成为培养语感、耳感的重要课外辅助资源。考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听力资源。
此外,模拟试测的环节,韩雪珂老师也提醒考生要格外给予重视。要用好北京教育考试院网页(http://elst.bjeea.cn/)推出的北京市高考英语听说机考在线体验系统进行自测,熟悉考试流程和操作,把握考试时间分配,以达到能够从容应考的终极目标。
合理规划,高效备考
考生要合理规划时间和任务点,以便高效完成备考。韩雪珂老师建议考生要将精听和泛听相结合。有听力文本时可精听,无听力文本的情况下则可泛听。考前最好每周精听2套试题,并从3方面入手:一听错题;二进行影子跟读;三积累生词。在她看来,泛听可训练耳感,精听才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关键所在。听力水平和语音水平息息相关,日常学习查单词时尽量听一下标准发音,因为读得准才能听得懂。
另外,要留意听力资源的多角度开发。可通过听写训练对听后转述进行模拟。每周进行2次听写,之后复述,从而在提升听说的同时训练记笔记的能力。独白文本可作为朗读素材。每天朗读5分钟,养成朗读习惯。在校期间可找老师纠音,或同伴互评,也可自己录音与原声英语音频进行比对。此外,还可尝试针对文本提出几个问题并进行同伴互答,从而把握语篇特点,培养文本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