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邓 菡 文并摄
上周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本部2020级本科生、研究生有序完成报到。为了缓解新生集中报到造成的人员聚集压力,学校将所有招生学院分成两组,并将报到区分散在校园中的四处地点,让每名新生都能在开阔场地内完成报到流程。
精心策划
保障新生顺利报到
“欢迎你新同学,请先测体温,然后出示健康宝。”在位于地铁首经贸站D出口最近的北校门外,红色警戒线和锥桶为新生打造出一条宽敞的专属入校通道。校医院的工作人员和保安人员组成了校门外的首道迎新“护卫岗”。
“从今天起,孩子就要自己学着独立学习和生活了,虽然不能陪他进校,但这样的安排对我们都挺有意义。毕竟他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要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立能力,学会靠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况且,他身边还有那么多志愿者,我没什么不放心的。”劳经学院新生小王的妈妈在警戒线外和孩子挥手告别,说起今年无法亲身陪孩子入校报到时,她表示虽有遗憾,但非常理解学校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所做的这些安排。看着孩子顺利通过体温查验,在志愿者的引导下阔步走入校门,她赶紧拿出手机,为孩子拍下开启大学生活的首张纪念照。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首经贸在迎新两天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新生报到当天仅限本人入校办理报到手续,新生家长和其他陪同人员及车辆均不能入校。为最大限度确保新生安全、有序入校,学校特辟出北门、新西门作为2020级新生入校专属校门。两处迎新校门有安保人员值守,并配有校医院工作人员对新生进行体温复测及健康状况问询。
学校相关部门和各学院为此次“不一样”的迎新做了充分协调和充足准备,为新生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服务。今年首经贸校本部报到地点不再集中安排在体育馆内,改为图书馆北侧经贸广场、博学楼前崇德广场、博远楼前驼韵广场以及栋梁柱前小广场四个地点,各相关部门服务地点则位于博学楼东侧和楼前两侧,全部安排在户外空旷地带,确保学生都能顺利平安完成报到。
暖心接送
朋辈学长一路引航
“经过16个小时路程,我终于抵达北京西站,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城市——北京。刚走出车站,就看到热情的学长学姐,他们面带微笑、细心叮嘱,帮助我顺利到校,真的特别暖心,我已经找到了回家的感觉。”远道而来的管理工程学院2020级贺淼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
不同于往年,今年的新生要在校门外提前告别亲友的护送,但他们不是孤军奋战,因为校内师长已经备好了细致的引航方案,助力初来乍到的“萌新”扬帆远航。
“有法学院的新生吗?” “叔叔、阿姨你们放心吧,一会儿就能办完手续,我会一直送他到寝室,安顿好了让他给您拍个视频。”在两处新生入校通道内外,各学院志愿者高举特制的迎新牌等待学弟、学妹的到来。各式各样的行李被搬上小推车,分布在校内各处的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化身“摆渡者”,以接力的方式引领新生逐项完成全部报到流程。
“对于志愿服务这块内容,如何让新生和新生家长更有安全感、温馨感,是我们要攻克的一个全新课题。”作为全校志愿者学生负责人的孙宏皓是迎新战线上的一员“老将”了,已是研三学长身份的他已连续6年参与迎新工作。“考虑到今年家长不能入校,我们就提前把新生可能会途经的多个点位安排了对应的值守人员,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做到有求必应。但今天上午还是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一处位于主校区外的学生公寓,在新生抵达前就收到父母先期送达的行李,这部分先于‘主人’抵达的行李就需要志愿者帮忙运送和看管。发现这个点位需要更多的人手后,我们赶紧调派志愿者前去增援,以免造成行李积压和家长滞留,影响新生办理入住进度。”
谈起今年遇到的新状况,手握对讲机,时不时就要了解一下各点位运转状况的孙宏皓坦言,这次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新生报到工作,让他和伙伴们经历了一次不一样的挑战。他说,今年他们共招募学生志愿者450余人,其中大二学生占比超过一半。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一是考虑大二学生去年刚刚经历过报到,对一些流程会有更新、更好的经验提供给新生,再有就是年龄优势,他们觉得最小的年龄差能更快地帮助新生消除陌生感。“其实志愿服务也是讲传承的,希望‘老带新’的这种组合模式能让初入校园的新生迅速融入新‘家’,让校外的新生家长放心放手,安心回家。”
简化手续
防疫物资进入爱心礼包
一句“来啦老弟”瞬间消除了新生的陌生感和紧张感。2019级劳动经济学院学生组成的学长志愿团第一时间接过新生的行李。在学长的带领下,新生来到学院报到处。见到新生网络视频班会里的班主任老师和每天耐心解答各式问题的班导生小姐姐,新生们不由纷纷给父母打去电话或接通视频,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告知父母一切都好,不必担心。
劳动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庆福表示,今年的迎新工作在录取结束后就已经启动。在结合学校确定的迎新工作部署后,学院也随之优化了原有报到流程。开学前,相关老师、学长都已经在网络上和新生进行了多次联系,成为了“老朋友”。正是这些前期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得报到当天各环节的衔接进行得非常顺畅。该学院还特意为新生定制了刻有自己名字的专属可乐,希望借助这份被称为“快乐水”的礼物,让新生感受到来自学院的一份专属“宠溺”,开开心心地提升对学业、对未来的期望。
在相隔不远处的“绿色通道”报到点,办理资助手续的流程也是速战速决。学生处何倩老师介绍,新生来校报到前,有关资助的政策简介及表格等资料都已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给新生,学生在拿到相关资料后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和办理。此外,学生处还早早开通了由志愿服务师生值守的贷款咨询微信群,不少新生已经在网上办理了可以提前完成的申报手续。先期所做的这些准备,确保了有办理需求的学生能够提早备全资料再进行现场报到,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因手续不全造成的折返现象发生。
据悉,今年该校共有300余名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完成报到。学校为这些新生准备了包括口罩、酒精消毒湿巾、免洗手消毒液等在内的防疫物资以及洗漱用品,学习用品,爱心手机和电话卡在内的升级版“爱心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