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零字班”新生有“四新”

发布时间:2020-09-16 期号:

 新选择  新专业  新希望  新理想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98日,钟灵毓秀的清华园迎来了3800余名零字班新生,其中,港澳台学生60余人,国际学生300余人。

2020年,清华大学共录取内地学生3500余人。其中,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26.6%,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20.2%,少数民族考生占9.7%,男女生比例约2∶1 

报到当天,来自大庆实验中学的张嘉胤等10名零字班新生迎来了自己的18岁生日。年龄最小的新生为来自安徽省亳州一中的邓梅子文,出生于20061月,尚未满15周岁。邓梅子文通过安徽省提前批(定向)被自动化专业录取。

新生中共有3对双胞胎,包括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王子安和王子宁,均选择了计算机类;来自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和柳州铁一中的祝尔康和祝尔乐,均选择了未央书院;来自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的苏家正和苏家平,分别选择了未央书院和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

新选择:

强基计划吸引顶尖学生

2020年,清华大学在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改革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新一轮高招制度改革和强基计划,不断完善招生选材体系,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打破学科界限,促进交叉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清华大学家国情怀吸引了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将个人志趣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从专业选择来看,更多考生在报考时不再拘泥于本科阶段的专业,而是将整个高等教育进行统一规划。本科阶段更加注重大学的学风、育人理念和价值观,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尊重自己内心热爱,从自身的兴趣特长出发选择专业志愿,呈现出了更加理性、多元的特点。

比如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的魏琳芯选择了临床医学类;广东省广州第六中学的刘洋坚定家国理想选择了强基计划致理书院;广东省潮阳实验学校的李彦全源于对法律的热爱,坚定地选择了法学类;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强宣凯选择了行健书院(钱学森力学班)等。

在学科奥赛录取方面,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入学保送生共224人,其中131人进入清华。生物学、信息学两科竞赛保送生约70%选择保送清华。

2020年,国家强基计划首次实施,清华大学吸引了16000多名优秀考生报名。经过科学、公平、公正的考核环节,最终选拔出了939位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子,保质保量完成强基计划招生计划。据不完全统计,被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的新生中,9人高考成绩名列所在省份的前10名。

新希望:

自强计划认定及录取人数创新高

力促教育公平,清华大学始终坚持多措并举,为寒门学子点亮希望之灯。2020年,清华大学在全国28个省份投放了自强计划招生名额,共有317名农村学子通过考核获得降分录取优惠认定,认定人数比去年增加123人。最终有197人考入清华,比去年增加91人。

其中有11名学生虽然获得自强计划的优惠录取认定,但依然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达到清华大学在当地统招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获得自强计划认定的考生中,有2名来自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分别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中学的孙川和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的白玛玉珍。

新专业:

计算机金融双学士学位受青睐

2020年,清华大学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启动本科招生。作为清华大学首批设立的双学士学位,项目得到学生及家长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经过严格的二次选拔综合考核,来自17个省份的30名考生即将入读该双学位项目,成为通过严谨审慎培养方案制定,从而畅游计算机和金融两片学术瀚海的第一批本科生。

来自北京清华附中的李子沐与来自浙江温州中学的虞子杨可谓“隔空知己”。他们曾经面临着相似的烦恼,即在计算机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双重兴趣中进行“二选一”。得知清华大学将开设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项目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感到“完美”。两位同学都表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适应能力都较为自信,计算机与金融两门学科的“硬核碰撞”是机遇更是挑战。

来自安徽铜陵一中的考生赵越说:“我一向为计算机技术改变世界的巨大能量所折服,而经管学院严谨求实的精神和浪漫的人文氛围也让我心生向往。选择计算机与金融双学位项目,是机遇更是挑战。青青塘韵,灼灼芳华。我期待在清华园书写更绚烂的青春篇章。”

此外,为了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及人才培养需要,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新设立了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本科招生宽口径专业。为此,清华大学在全国各省区市均将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的录取批次设置为提前批,采用本硕”“本博贯通培养机制,在读期间不转专业,兼顾学生的专业志趣、自主发展和专业化培养,共录取了79名有志于投身土木、水利与海洋事业发展的优秀学子,通过宽口径贯通式培养使之成为服务国家土木、水利与海洋事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领军人才。

新梦想:

272名获帮扶考生考入清华等六校

2020年,是国家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这场硬仗带来了新的挑战。

扶贫先扶智,为了帮助更多国家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实施区域的高三学生克服不利条件、全力冲刺高考、实现升学梦想,312日,清华大学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五校共同发起春霖抗疫助学行动(简称春霖行动)。经过报名及资格审核,2884名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高三学生获得春霖行动帮扶。

从录取数据来看,参加了春霖行动帮扶的学生中,共有71人考入清华大学,201人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五校,帮扶效果显著。

清华大学还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农村贫困学子。2020年,共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新生275名,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国家专项招生计划。据统计,2011年自强计划启动至今,已经有2700多名农村贫困地区学生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圆梦清华,成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激励更多当地学子坚信知识的力量,决心用知识改变命运,为更多家庭带去希望。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