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新生入校收到防疫礼包

发布时间:2020-09-16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邓 菡  文并摄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新生报到完成,3301名农大萌新已带上自己的大学梦,拖着行李箱步入大学校园,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旅途。

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今年农大新生家长不能进入校园。新生在校门口与父母、亲朋告别。学校安排学生志愿者“一对一”将学弟、学妹迎接进校。校门外,不少新生家长表示,虽有不舍,但在亲身感受过迎新志愿者的细心、周到后,还是非常放心地“放手”了。

一对一志愿者  接替家长护航新生

在经过刷脸识别和体温测量两道“关卡”后,新生们有序进入校门。在指引新生抵达所属学院报到“大本营”的路上,一对一的学生志愿者们化身导游,一边帮助新生搬运各式行李,一边讲解校园风光以及自身实践得出的各项生活、学习指南放心吧,我已经都报到完了,电话卡也已经办好了,这是新号码,您们存一下。在学长、学姐的高效协助下,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小贾只用了不到五分钟时间就办完了报到手续。在准备离开主报到区去往寝室的路上,他给还在校门外的父母打去了报平安的电话。真的特别感谢这些哥哥、姐姐,有他们陪伴,自己入校前的那份忐忑都被化解了。如果明年有机会,我希望能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能给新生带去安全感的迎新志愿者。”小贾说。

考虑到迎新环节的疫情防控需求,农大特意在每位新生的入学礼包中配备了口罩、酒精湿巾、免洗消毒凝胶等防疫物品。学校相关部门也为新生在现场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招生办、财务处、信息化办公室等提供各项新生咨询、表格打印、注册实时数据等服务。

今年的主报到区依旧安排在校内的奥运场馆内。学院的迎新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植保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设计了内容各异的盲盒,其中藏有昆虫标本等小礼物,特色鲜明,充满趣味。经管学院定制了节约餐盒,鼓励新生在用餐时打包,以实际行动践行节约理念。水利学院为新生准备了五颜六色的拼插积木,“萌新”可以将名字缩写拼在背景板上,趣味十足。动科学院则会让新生在徽章上签字放进相框,方便新生永久保存入校首日的一份记忆。生物学院则安排了丰富的签名和抽奖互动活动,报到区的志愿者介绍,学院会发给新生每人一封具有象征意义的“入海”邀请函,希望这些后浪能在学院的精心护送下,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大数据上阵  帮新生提前了解同届状况

“已报到男生558人,女生693人,报到总人数1251人,占新生总人数的37.9%……”在新生报到主场馆的东北角,一块实时更新的大屏幕格外显眼,它记录着各学院的报到大数据。在大屏幕上,能清晰看到每名学生的报到时间、各学院的报到人数和报到比例,以及各省报到人数等多个数据。招办以及各职能部门可以实时掌握新生报到状况,以便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高效协助。

不仅如此,在新生入校前,学校招生办还特意结合录取数据,制作了一期2020萌新数据大揭秘的微信推送,让新生在入校之前就能对同级、同窗有先期了解。

数据显示,今年农大本科新生男女比为1∶1.5,男生1457人,女生1884人。男生占比最高的学院是工学院,男生占比65.59%;女生占比最高的学院为经济管理学院,女生占比达71.56%。在2020级农大新生年龄中,千禧一代99.08%的比例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年龄最小的学生刚满16周岁,年龄最大的新生27岁。

在新生姓氏方面,今年农大新生一共有318种姓氏,其中张、王、李、刘、陈、杨姓氏队伍最庞大,均超过100人。农大招办有关老师表示,有104名新生的姓氏在今年的新生中是独一无二的。此外,在今年的农大新生中,有56位重名的同学,重名最多的名字是佳琪

农大今年的新生共涉及30个民族。其中人数排名前五位的少数民族为满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土家族,还有一位新生是来自贵州的穿青人

绿色通道再升级  力求让新生少跑路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