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郝 娜) 昨天,海淀区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结束了,其他区县的期中考试也将陆续结束。相关老师建议,考试结束后,家长和孩子都不要过于关注考试的成绩,而要帮孩子做好成绩诊断,做出科学的分析总结才是关键。
期中考试结束后,分数出来后,一些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沮丧低迷的状态。也有些考生觉得,期中考完就完了,尤其是得分较低的试卷,都不愿再多看一眼,更不要说认真做试卷分析了。不少高三父母只看重孩子期中考试成绩以及排名,却认识不到要帮孩子在试卷上找出知识漏洞,做好成绩诊断。
高三教师普遍认为,期中考试作为诊断考试,是学习的最佳检测补救时机。其目的和作用一是诊断考生在学习上存在什么问题,二是诊断老师在教学上存在什么问题。因此,这次考试是考生阶段性学习的有力检测,分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透过成绩找到分数背后存在的学习问题才是最终目的。
据介绍,从往年的情况看,如果高三家长善于通过考后分析,帮助孩子诊断学习,通过期中考的成绩外象,发现深层次的学习漏洞问题,及时调整,彻底根除学习症结,不仅能帮助孩子在期末考试中打个翻身战,而且还能取得今后学习上的好成绩。
通过期中考试,家长要从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几方面帮孩子诊断学习上的问题。做试卷分析时,家长可以先分析出孩子哪科发挥正常,哪科发挥不正常,哪科是强项,哪科是弱项。然后再根据孩子得分和丢分的情况,具体剖析在这次考试中的失分原因。父母可以先建立一个表格,列举出审题不认真、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语言表达不准确、答题不完整、粗心马虎等几个常见的失分原因,然后根据各学科实际作答的情况,结合失分原因,将丢分点逐一“对号入座”。
父母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找出孩子失分最多的原因,从而提醒孩子在今后进行重点复习,并调整适当的学习方法,以尽量缩短孩子进入高三的适应期,尽快将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