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1年高考成绩已经公布,本科录取工作正在进行,而专科高职志愿的填报工作也即将开始。今年我市高职志愿填报仍将实施“专业优先”的大平行志愿,考生在专科普通批次,可填报20个志愿,每个志愿为1个学校加1个专业。招生院校在核查报考考生的会考成绩是否符合该校该专业要求的前提下,依据考生语文、数学、外语的高考成绩进行录取。
这种志愿填报及录取方式使得招生院校不能再进行专业调剂,充分保护了考生的职业意向,保护了考生的利益。同时,这也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较为明确的方向。
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性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以就业为“航标”。由于培养目标直接定位于就业,高职院校中的学习是紧紧围绕就业的,也就是紧紧围绕着学生今后要从事的职业。考生和家长此时做的专业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考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对于今后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要有清晰和明确的想法。考生要学会正确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职业潜能,找到与自己个性特征相匹配的职业发展方向。考生只有在有学习愿望和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学习潜能,才有可能学好一行,干好一行。
除了从自身兴趣和职业愿望出发之外,考生和家长要从就业出发,适当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相关国家政策、发展规划及媒体信息等途径,对意向填报专业的未来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是否符合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否属于新兴领域或新兴行业等进行分析,以此对该专业的未来市场需求和就业前景进行判断。
所以,考生和家长以就业为航标进行高职志愿填报时,一定要充分了解报考专业的内涵和实质,千万不能“想当然”。考生要在填报前了解清楚所报考专业的学习内容、就业前景、市场需求、近年来的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单位性质、是否有特殊的招生限制、报考条件,以及是否是报考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培养的软硬件条件如何等。在了解了以上这些情况后,考生还要结合自身高考成绩,对20个志愿单位做好“学校+专业”的优化组合,做到合理填报。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 魏晓东 赵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