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郝 娜) 还有3天就要高考了,相关老师建议高三家长在考前这几天要尽量少说多做,做好后勤,少提考试,给孩子营造一个平和的考试环境。
考前几天,家长要帮助孩子保持良好心态。首先,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保持行为常态化。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家长和考生一样,会产生紧张情绪,免不了要对孩子唠叨,对孩子过度关心,无形中增加他们的压力。家长如果难以调节自身紧张情绪,不妨减少与孩子交流的机会,以免影响他们备考。
八一中学心理教师王培认为,家长不要把对孩子的鼓励变成唠叨、啰嗦,避免将紧张情绪传染给孩子。家长既不要过分关心、体贴,也不要用暗示性的语言刺激孩子。家长既不要讲“你紧张吗”、“晚上能睡得着吗”的话,也不要刻意地说一些安慰孩子的话,如“别紧张,不要害怕”等。因为,家长这些安慰的言语和行为很容易让孩子感觉不自然,反而会引起他们的紧张感。因此,家长要尽量别让孩子感觉到高考前这几天与平常有什么不一样。
做好后勤工作,为孩子准备好一日三餐,是家长在高考期间要做的大事。家长与其在考场外陪考、着急,还不如回家给孩子准备可口的饭菜,保证他们在考试中有充足的体能。
北师大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张利民提醒,高考期间,家长要保证孩子的一日三餐科学搭配、营养均衡,提醒孩子注意饮食卫生。家长不要以“高考非常时期”为由对孩子完全顺从,要尽量保持以往的饮食习惯,不要突然刻意地更换食谱,以免引起孩子胃肠功能紊乱,影响考试。
考前几天,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帮孩子调整身体状态。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表,调整作息时间。如果孩子晚上复习学到太晚,家长则要提醒孩子不要熬夜,并督促他们中午睡午觉。面对当前的甲型流感疫情,家长还要提醒孩子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不要到人流拥挤的场所。
宏志中学心理教师张霞提醒高三家长,家长每天晚饭后还可以抽出半个小时陪孩子散散步,聊聊天,帮助他们放松心态。往年有个别考生在临考前因打球等意外受伤,影响了高考。因此,家长需要提醒考生避免剧烈运动,谨防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