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考前处理好三方关系

发布时间:2009-05-3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郝 娜)  越是临近高考,考生的心理问题越突出。宏志中学心理教师张霞针对高考前考生容易遇到的心理问题,开出良方,帮助考生处理好与自己、与他人以及与父母这三方面关系。
别跟自己较劲
  案例:“晚上熄灯后,我躺在床上总是辗转反侧睡不着,脑子里总想着白天课堂上没做出来的难题,越想越没睡意。”住在学校的高三生小丽每天晚上听着宿舍同学均匀的呼吸,自己却难以入睡,非常痛苦。她说,白天有时一看到试卷,脑子就会突然一片空白,甚至有些已很熟悉的数理化公式也会一下子忘得精光,以前会做的题也不会了。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父母期望越高,高三生的心理压力也就越大。压力大会导致失眠、记忆力下降、头晕等多种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厌学,这些都是考前焦虑的表现。睡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高三生一定要想办法放松自己,不要自己和自己较劲。考生可以尝试深呼吸屏气法,感觉累时可以用双眼看课桌,凝神吸气,屏气8—10秒,再大力呼出,甩动双手,重复几次可适当得到放松,还可以拿出时间听歌、下棋、看电影、锻炼,和老师聊天等放松心情。
常与同学沟通
  案例:高三生小俊和同学小晨约好周末一起打羽毛球,放松放松。做好准备的小俊如约来到场地,可是小晨却临时打电话告诉他自己来不了。小俊很生气地挂掉电话,觉得小晨临时变卦很自私,怕耽误学习时间而不愿和他打球,害得自己白跑一趟。回到学校后,小俊总是躲着小晨,不愿和他多说话。
  高考是一场高强度的比赛。如果考生的体能、智能处在过于紧张的状态下,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因此,这个阶段也比较容易与同学产生矛盾。高考前,考生一定要注意调节心情,坏心情、坏情绪不仅会直接影响自己的复习状态,还会影响到周围的同学。考生在考前要学会控制情绪,和同学交往要相互理解、信任,遇事要多交流、多沟通。如果有了小摩擦,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只想着自己,避免不必要的情绪影响高考。
多听父母意见
  案例:小敏这段时间以来经常和妈妈红脸。她放学回家就钻进自己的房间,插上房门不理爸妈,吃饭时,也是单独吃。不到万不得已,她甚至不与父母说话。只要父母一唠叨学习的事,小敏就极为反感,有时情绪会失控,弄得家里的气氛紧张极了。
  高考前,青春期的孩子因为不能与父母处理好关系,引起不良心理反应的现象很普遍。随着年龄增长,考生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越来越困难。临近高考,考生不应与父母“剑拔弩张”,要多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家长的阅历丰富,多听他们的意见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父母要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帮助他们放松心情,不要老是监督他们学习。家长还应避免啰嗦,尽量少提与考试相关的内容,以免造成孩子反感。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