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敏
高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更是北京考试报关注的重点,高考生的辅导也就自然成为高招版面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招辅导版开办几年来,我每年都要与近百位高三教师打交道,约他们撰写辅导文章。
很多时候,由于老师工作忙,电话要么没人接,要么关机。这迫使我不得不采用短信或邮件的方式与他们联系,但当我早上上班前收到“稿件已发至邮箱,没耽误孩子们吧?”的短信时,当我打开邮箱看到老师们发稿时间是凌晨一两点时,当我收到的邮件中第一句几乎无一例外地写着“太忙了……”时,我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在如此繁重的高三教学任务下,他们还支撑着本报高考辅导版,肩负起更多北京高考生的辅导任务。这无形中加大了他们的工作量及工作压力,然而他们做了,而且无怨无悔。
记得有一次我向一位高三英语老师催稿件时说:“知道您当高三班主任很忙,但为了更多的高三学生,我只能压榨您了!”她给我回短信:“对不起,太忙了,中午休息时我再检查一下,下午上班前就发给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啊!”虽然彼此都是在开玩笑,但我深知这玩笑背后所包含的是老师对更多考生的爱。
还有一位高三语文老师经常给我们提供优秀作文。她的学生高考语文考了140分,她就让学生写了一篇高三如何复习语文的稿子,认为这个学生的经验有借鉴意义,希望更多的考生从中得到启示。
看着这些老师发来的稿件,听着老师说的这些话,怎能不令我感动?我知道他们的爱不光给了班里的考生,还给了更多的北京考生。
他们是默默无闻的人,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姓名;他们是繁忙劳碌的人,没有多少人看到过他们伏案工作的身影。但是我知道,高三老师的大爱就藏在北京考试报刊登的每一篇辅导文章深处,绽放在每一位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