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迎新“一站”到位 校园IC卡一分钟制成

发布时间:2009-08-3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  8月26日,清华大学迎来了3337名大一新生。该校今年采用数字化迎新系统,为新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一站式”服务,方便学生办理入学手续。
  早上不到8点,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门口就挤满了陪同孩子报到的家长。由于报到地点安排在体育馆室内,学校为防控甲流,要求所有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入内,家长在馆外等候,不能进入。一位来自山东的家长不停地用手机和馆内的孩子联系。他不放心地说:“孩子一个人在里面,担心他忘记办理什么手续,所以要打电话提醒一下。”
  和外面的家长相比,馆内的新生则镇定得多。在铺着红地毯的体育馆内,新生们按顺序整齐地排成十来支队伍。数十位工作人员在电脑前为新生办理相关手续,如户口、新生摄像、办理饭卡等,整个流程就像流水线一样清楚明白。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扫描录取通知书上的条形码,新生可以方便、快捷地办理各项报到手续。“一站式”服务的模式,使得新生在报到场馆里走一圈,就能顺利完成所有的报到手续。带有照片的校园IC卡,更是现场制作,新生照相后1分钟内就可以拿到IC卡。
  一位刚刚办完入学手续的水利系女生告诉记者,“办完手续后,还能到一楼大厅查询点的电脑上检查自己还有什么手续没有办,不会出现落下手续没办的情况。”
  清华大学学生处处长杜汇良介绍,新生需先到各个学院接待处报到,并且测量体温,然后在综合体育馆内办理卫生检疫、照相注册、学生证等手续,最后办理住宿手续。为使新生能够方便、快捷地办理各项报到手续,清华大学采用了“数字化迎新”的报到模式。新生报到之前,其所有相关信息都已输入学校的迎新管理系统,新生持带有条形码的录取通知书即可在报到现场查询自己的各项信息和尚未办理的报到手续。

现场侧记——
人文  6专业“二次招生”
  综合体育馆西侧的网球场是清华各院系的报到地点,五颜六色的院系旗帜高高飘扬。今年有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工程力学(钱学森力学班)、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临床医学和社会科学实验班(心理学方向)6个专业进行“二次招生”,新生一进大学就可以重选专业。据院系老师介绍,计算机科学实验班最热门,一上午有近200名新生报名。
  “你们系的师资力量怎么样?”在心理系展位前,一位家长正在向老师咨询。她的孩子今年考上了化学系,现在想转到心理系学习。
  今年,该校新增两个二次招生专业,分别为钱学森力学班和社会科学实验班(心理学方向)。清华招办主任孟芊介绍,这两个专业在今年春季才决定招生,之前参加保送生和自主招生的学生没有机会选择这两个专业,所以决定在入学后再给学生一次选择的机会。
  清华大学今年还首次尝试允许线上考生打破文理界限选专业,从录取阶段就给新生提供重选专业的机会。由于政策公布时间较晚,提出申请的只有十几人,多为理科生申请转入文科,转入专业主要有心理学、法学、金融、社科类等。一些文科生选择了文理兼收专业,如经济、金融,但没有学生申请从文科转入纯理科专业。

体贴  心理咨询站现场设点
  清华大学在迎新现场设立了心理咨询站,向新生和家长发放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音资料,解答新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在心理咨询站,桌子上摆满了一张张精心制作的小卡片。据现场的心理老师介绍,小卡片上面印有一些心理学知识和缓解心理压力的小常识,来报到的新生可以随意领取。现场设立心理咨询站,可以让新生了解学校的心理服务机构及联系方式。这样,学生入学后若遇到心理问题,就可及时咨询了。
  该校今年设立了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由在专业教学上有丰富经验的名师和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参与。对部分暂时不能很好适应大学生活、出现焦虑的学生,指导中心将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学生可采取网上预约或书面预约的形式,中心的老师将有针对性地解决新生学习与发展的问题。任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也会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辅导和帮助。

关爱  贫困生专走“绿色通道”
  在正对综合体育馆南门的“绿色通道”处,整个上午不断有新生和家长前来咨询和办理临时贷款的手续。广西柳州融水县苗族学生桂来胜在清华资助体系的帮助下顺利办理了入学手续。他以667分的成绩被清华录取,父亲患白内障,母亲身体也不好,全家靠低保金维持生活。清华大学对桂来胜进行了全程资助,为他提供了3000元进京路费,并为他办理临时贷款。开学后,学校还将为他提供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的资助。
  清华大学2006年启动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新资助体系,今年新资助体系实现贫困生“全覆盖”。三分之一的清华学生可获得助学金。新资助体系人均资助金额约增加一倍,受资助学生一年最多可获得1.1万元助学金。通过“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不带一分钱,直接用学校的临时贷款完成报到注册手续。截至当天下午5时,共有58名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了入学手续。
  在“绿色通道”报名处,工作人员还为灾区学生和特别贫困的学生准备了100多份每套价值千元的入学大礼包,包括被褥、书包、文具和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防盗  校园自行车加喷学号
  “校园太大了,必须得有辆自行车才行……”这是报到新生的普遍想法。
  在清华大学网球场边上,一家出售自行车的铺子前,好几位家长正在给孩子认真挑选自行车。据店铺老板介绍,自行车一般卖280元一辆,上午一会儿工夫就已经卖出去10辆了。
  记者注意到,为防盗,学校在学生购买的自行车上喷涂了学号。进出校门时,门卫可以通过自行车上喷涂的学号在计算机上查到学生的照片等信息,进一步加强核查效果。有关部门还联系了厂家,对出售的自行车提供4年免费保修服务。
本版报道并摄影  北京考试报记者  郝 娜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