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近日针对一项中学生留学的调查结果显示,8成学生在留学时不愿家长陪读。业内人士认为,中学生留学,家长不宜长期陪读。
长期陪读会使孩子的依赖性变强。因家长陪在身边,且很多事情由家长包办,孩子虽从国内到了国外,但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很多事情没计划、没准备、没压力,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只要按照家长设定的模式进行即可。这样一来,自由空间的缺失必然导致其独立自主能力的弱化。
家长长期陪读会牺牲自己的事业。很多国家的陪读政策规定,陪读者不能从事正式工作,而一些陪读家长自身学历、工作能力都不低,在国内也有不错的工作,一旦到了国外却只能当保姆、做钟点工,甚至成为一个专职的家庭妇女。长期陪读的家长在赔上时间和事业的同时,也赔上了自我。
对有些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家里有一个留学生已经是不小的负担了,还要赔上一个家长,负担更重。有些陪读家长因为要支付昂贵的国外开销,势必要去打工赚钱,虽然这能够缓解留学费用压力,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很难起到照顾孩子和帮助孩子的作用。打工一天,父母已经很累,和孩子没有过多沟通,对孩子的学习监督也形同虚设。这种情况下,陪读就成为一种形式,最初的愿望也走了样。
家长既然将孩子送出去了,就要对孩子有信心。国外高中生在年满18周岁后,一般会通过做兼职挣学费,或是搬离父母,来宣告自己独立。我们的家长也应放手,培养孩子自力和应对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孩子从父母的怀抱独自走向国外可能会经历些“风雨”,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经受磨砺后走向成熟,独挡一面。家长不妨利用假期或是短期访问的形式进行陪读,既对孩子国外的学习生活有所掌控,又不会使孩子形成依赖。
(马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