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可敬的高三老师、父母和“考官”

发布时间:2010-06-09 期号:

北京考试报评论员


  “相逢在考场,腾飞在四方。”当2010年高考在平静、平稳、平常的气氛中落下帷幕时,当8万新高考首届考生完成人生大考即将飞向远方时,考点内外送考的高三老师、高三家长和幕前幕后忙碌的“考官”却感动了全社会,成为莘莘学子同样挥之不去的高考记忆。辛苦了,可敬的高三老师、家长和“考官”们。
  高三这一年,最辛苦的莫过于高三老师;高考这两天,最牵挂考生的莫过于高三老师。“加油,孩子!”考点外,送考的高三老师微笑着与考生握手、击掌、拥抱,但看着考生走进考场的背影时,不少女教师的眼睛湿润了。是啊,365天啊,高三老师的心时刻放在考生身上,没有假日,不分昼夜,不敢生病,忽略了自己的孩子,难以孝敬自己的父母。燃烧自己,点亮智慧!只要学生能考好,再苦再累,高三老师也心甘情愿。若干年后,今天的高考生将发现,这种胜似母爱的师爱,不仅给了他们高考的成功,做人的榜样,也搭建了他们受用一生的平台。“天、地、国、亲、师”,铭心刻骨的师恩啊,让学子如何报答?辛苦了,可敬的高三老师。
  高三这一年,有几多父母平添了根根白发;高考这两天,有多少父母寝食难安。孩子的前途、孩子的未来、孩子的幸福、孩子的欢乐,仿佛都系于高考。365天啊,怕孩子压力大,怕孩子想不开,怕孩子吃不好,怕孩子学不精。孩子备考时,不敢唠叨,不敢会客,不敢开电视;高考咨询时,代孩子一次一次赶场,汗流浃背地询问,点点滴滴地记录;填报志愿时,上天入地搜寻信息,千方百计谋求准确,捧着《北京考试报·北京招生通讯·招生专业目录》160多个版一字一字细琢磨。高考这两天,四场考试,场场送考,场场等候,场场迎接。心疼,心酸,心焦,心急,心切,心跳,恨不能替孩子上考场。母子连心,父女相印,这份亲情萦绕考场内外。辛苦了,可敬的高三父母。
  高三这一年,首届新高考方案考验着“考官”;高考这两天,离群索居的“考官”归心似箭,监考的“考官”责任如山。新高考方案三年酝酿,六方调研,在6000师生中问卷调查,重点突破稳步推进,成为教研专家、一线教师和招生考试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入闱了”,一声令下,来自不同学科,不同大学、中学的一群“考官”,亲亲襁褓中的孩子,告别衰老多病的爹娘,避开所有的视线,来到不为人知的高考命题封闭区,付出高度浓缩的智慧,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而监考老师在考场分秒盯守,守护着高考的公平。辛苦了,可敬的高考“考官”。
  首届新高考将以平稳顺利的特点记入历史,可敬的高三老师、父母和“考官”们也将以感天动地的形象载入史册。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